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文化界三巨頭聲援新舞臺 林懷民、白先勇、林谷芳呼籲現址留存

yam蕃薯藤新聞/陳志龍 2013.05.13 00:00
近日新舞臺的存廢引發廣泛討論,並成為備受關注的「文化事件」,新舞臺官網上的搶救連署活動也已經突破一萬五千人。今天中午「表演藝術聯盟」邀請三位台灣文化藝術界的重要推手,包括文學大師 白先勇、雲門舞集藝術總監 林懷民,以及臺北書院山長 林谷芳,談談他們心中對新舞臺前途的期許,也提供社會各界不同的思考。 新舞臺存廢至今仍存在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表演藝術聯盟」則希望透過今天記者會作出柔性呼籲,並強調中信金是一個長期對台灣文化藝術與社會慈善事業投注非常多心力的企業,因此希望企業與政府一起合力解決新舞臺問題。至於如何解決,則展現政府對文化產業的態度與對文化發展的眼光。 林谷芳:真正需要的是一個「東區現址」的新舞臺 文化學者同時也是「臺北書院」山長的林谷芳認為,新舞臺能存在於台北最繁華的地區,展現台灣是一個發展成熟,民間能量強大的社會,再加上有良心有遠見的企業家與企業團體,才可能在這樣的區域建立一個如此以世俗角度來看,是不切實際的文化藝術舞臺。「因此不只是我們的社會需要新舞臺,我們其實真正需要的是一個『東區現址』的新舞臺。」因為只有在現址上,靠著地緣上或是文化型態上的反差才可以顯現台北真正的能量,與民間社會真正成熟的地方。因此雖然新舞臺是私人企業所有,但他願意呼籲,希望相關單位都來極力促成新舞臺繼續留存。 林谷芳表示,這些年許多企業都明白要善盡社會責任,並以此作為企業形象,而新舞臺形象是無可比擬,並且是永久的。並肯定新舞臺「是具有更長遠性,而且近乎不朽性的意義存在。」 白先勇:新舞臺從東區挪走 台北人心裡會很失落 特地從上海趕回台灣參加聲援記者會的文學家白先勇,也致力於推動兩岸崑劇文化,因此對一個城市裡的劇院文化的重要性也有所感觸。他直指新舞臺對於崑曲的演出,可能是全台灣最適合的劇院。他也認為劇院常常是一個城市重要的文化風景,而一個表演藝術的場所對一個文化、精神上的提升的確具有啟發作用。 本身居住東區的白先勇說,作為一個觀眾,去新舞臺已經不光是去看戲,「更像是參加一個文化儀式。」因此,對台北尤其是對東區這樣一個商業區域,新舞臺的存在的確為台北增加不少文化氣息與質量。因此新舞臺對東區的重要性不言可喻。所以他認為:「如果一旦新舞臺從東區挪走,我想台北人心裡會很失落。」 他希望透過今天的呼籲,能喚起一些企業家對文化的使命感,也肯定表示一個文化的繁榮都需要企業家的參與。至於對政府部門,他認為這些年政府一直說要建設文化,這次也希望「政府能出來斡旋表示一下」。他說:「我想文化部的成立也是朝文化提升的方向。因此希望今天能喚起企業家與關心台灣文化發展的人士大家一起出來支持新舞臺。」 林懷民:新舞臺搬遷後 人的文化是要斷掉的 而作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國際級表演藝術團體「雲門舞集」的藝術總監 林懷民,先就新舞臺的百年歷史談起,並對新舞臺長期在商業氣息濃重的信義區經營所顯示出來的文化意義給予肯定。因此他也焦慮於如果新舞臺搬到南港後,新舞臺所培養的「人的文化是要斷掉的」。 對此他舉例國父紀念館成立時間比國家劇院久遠,但所顯現出來的劇場文化卻不是那樣一件事情。因此新舞台的珍貴性在於它的歷史、專業與不斷培養觀眾,以至於成為台北人一個重要的文化休閒去處。他說:「在同樣的區域裡,101標示著台灣最高的建築,可是新舞臺卻是作為台灣一個文化標地的高度。所以我希望新舞臺不要走掉。」 林懷民並指出大陸在過去十年裡蓋了100多家大戲院,現在正積極在二級城市蓋800到1000的中型戲院。他並引述最新一期表演藝術雜誌報導談到北京西城區「天橋演藝區」的建設計畫,二十年內將有50座劇場完成,而上海也將規劃「戲劇街」,反觀台北除了新舞臺外並沒有增設任何表演場館,因此台北不能再沒有新舞臺。加上當2015年兩廳院面臨整修,若新舞臺也停擺,整個台北將只剩下城市舞臺,這是一個正在往前走的都會難以想像的境況。 此外他對長期支持新舞臺營運的中信銀文化基金會表示肯定,也相信不斷在媒體裡出現表現對孩子們與慈善事業關心的辜仲諒,對新舞臺的關心「仍然在,而且會全力的支持。」林懷民希望新舞臺能夠不要搬遷,他認為:「劇院不是一個房子而已,新舞臺所有文化的附加價值,其中有一大半可能就是因為它在東區。有這樣的呼應、有這樣的方便,而且還有它的歷史,累積出來的劇場文化,以及它作為一個品牌,搬了家後,是否能夠重建我們不知道,如何重建也是問題。」「台灣的劇場事業應該是繼續往前走,不應該是重頭開始。」 最後林懷民也代表與會三人作出呼籲,希望中信銀基金會能夠秉持過去對於表演藝術的支持,秉持對台灣文化提升的承諾,「讓新舞臺繼續住在目前的位置」。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