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潘老師」
從進入政壇任國大代表、當上廣播名嘴、辭去教授職位當選市議員、進而在電視圈拿起主持棒家喻戶曉,曝光率極高的潘懷宗,一句「你不一定要完全聽我的,但你最好這麼做」淺而亦懂的健康知識且苦口婆心的專業表率,成功灌輸給觀眾們一個養生觀念的基底,也吸引大批忠實粉絲的按時收看/聽。
在美國喬治亞州艾默蕾大學(Emory University)獲得了博士學位,他是潘博士、也是學生口中的潘教授,在電視機前誠懇專業的形象擄獲了不少婆婆媽媽的心,也曾經有媒體稱他為「師奶殺手」,藉此,潘懷宗說,如果在路上遇見了,雙方微笑打個照面,他比較喜歡大家叫他「潘老師」,聽起來比較親切,也拉近彼此的距離。
歡喜就好
對於一年一度即將到來的母親節,健康專家收起了對飲食”少油少鹽少甜”的教戰手冊,反而談起了一個維持健康的中心思想「規律的生活習慣」,過節想要出去吃大餐,偶爾還是可以破破戒,最重要的是維持開心「歡喜就好」。
「笑口常開,心態很重要,上班也可以有快樂」沒有壓力也是潘老師要和大家分享的秘訣,有些不是自己一個人就可以解決的事情可別庸人自擾了,要笑口常開,「轉念」的心態很重要。壓力莫過於來自錢、工作、時間,潘老師拿”時間”來舉例子,一天24小時,其實還是有很多時間是浪費掉的,如果拿交通來說,和人家約飯局或是約開會,如果就挑選在公司附近或是中繼點,自然就可以省去塞車、等車的時間,「很多事情不要去想當然爾,不吝嗇去開口請教、去”喬”一下」,工作方面亦是如此,如果不快樂,那就要試著用微轉移的方式,未雨綢繆也好、騎驢找馬也罷,不要把自己逼得太極端,自然而然就不會這麼緊繃。
親切的背後藏的是……學習
「表達就是學習」潘懷宗平易近人的待人處事並不是空穴來風,訪談中,他不時會提到來訪者的名字來”舉例說明”,總是在讓聽者可以感同身受地瞭解他想要表達的重點,對此,潘老師說,「絕大多數的醫生不會把深澀的醫學專有名詞口語化,甚至還會夾雜一些英文,有時連我都聽得「霧煞煞」,那民眾咧?更是”有聽沒有懂”。」所以,教書、上節目,在解說的這一個部分,漸漸地加入語言的變化、以及比較詼諧的比喻方式,讓受眾更能輕鬆地接收訊息。
藏的是……熱心
當迎面走來的路人,看著你親切的微笑,你的反應會是?就曾經有這樣一位仁兄對著潘老師的笑容說,「你是不是對每個人都這樣笑?」突如其來敵友不分的疑問句,把他給愣住了,他笑著說,這是個案啦!後來這位仁兄也是打了招呼離去。
從2006年開始,製作健康節目,許多民眾都感謝潘老師,對於推廣健康的觀念不宜餘力,難怪他走在路上,民眾也會很親切地看著他「啊啊啊~~~你就是那個誰誰誰」潘老師說,與其人家先對你笑、或者去猜測你是不是電視上那個某某某,還不如先主動微笑示好,點點頭。而這樣的反應,大概一百次也是有八、九十次是對的。而隨著知名度廣,潘老師也盡量避免出門買東西,民眾的熱情款待也讓他格外的過意不去。
從議會、電視、出版、廣播,不同的傳聲管道,潘懷宗服務的不只是醫藥諮詢、健康知識、還有法律服務,他可以說是把醫藥新知傳播給大眾的傳道士,潘懷宗說,健康得從飲食和生活習慣做起,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談論艱深的醫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