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敘利亞成為俄美關系“重啟”又一枚按鈕

俄新網/俄新網 2013.05.09 00:00
作者:俄新社駐華盛頓分社副社長伊萬·扎哈爾琴科

“非敵非友”——對俄美關系的這種定義是眾所周知的“常識”。而這種關系長久以來的模式便是:完全不相符的政治利益向著對共通點的尋找轉變。這一次,當外界的焦點聚集在美新任國務卿克里對俄羅斯的首次訪問時,敘利亞問題成為了兩國關系“重啟”的又一枚按鈕。而在該問題上,俄美兩國完全南轅北轍的觀點已經殭持到第三年了。

當然,你可能立馬對這種說法表示反駁:在去年夏季召開的日內瓦國際會議上,俄羅斯、美國與其他國家不是統一了立場了嗎?當時,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與其他幾個敘利亞鄰國一致認同,必須開啟敘政府與武裝反對派的和平談判,最主要的是成立由雙方代表組成的過渡政府。

正是由于這個共識沒有變為現實,如今俄美兩國在莫斯科的會談中商定將團結一切力量讓目前很可能殃及鄰國的衝突中的雙方開始談判。兩國約定在5月末召開國際會議,而其主要議題仍將是去年達成的日內瓦共識。

尋找施壓砝碼

暫時還沒有人知道,俄美兩國打算如何開啟敘反對派與政府之間的和平談判。當然,外交官正是因此而存在的,這是他們的工作。不過關鍵問題是:為此這兩個大國手中握有哪些砝碼,施壓的結果又將是什麼?

顯然,目前不存在任何“砝碼”,因為美國及其盟友均不打算放棄支持敘利亞反政府勢力。這樣的話,怎麼可能在協助衝突中一方對抗另一方的同時,又主張啟動和平談判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美國的許多觀察家認為,目前局勢取決于俄羅斯——倘若俄方開始從軍事方面向阿薩德施以援手,那麼西方與若幹阿拉伯國家便不會再寄希望于向敘利亞衝突火上澆油。在美國的博客圈可以看到這種觀點,同時流行的觀點還有,俄羅斯對敘國衝突採取軍事幹預的可能性很小。

一場“各舉自家旗”的戰爭

在敘利亞衝突雙方相互指責動用化學武器,以及相關國際監察行動因聯合國與大馬士革官方在調查目的和規模上存在分歧而寸步難行的背景下,該國局勢陷入極端白熱化。而當以色列空軍轟炸敘軍事目標令局面進一步升級,並且阿拉伯國家甚至不再因此求助于聯合國安理會時,國際觀察家們通通將目光投向了俄羅斯——如果莫斯科繼續支持大馬士革,那麼會發生什麼?

盡管官方沒有証實空襲敘國的以色列未必會追隨美國向莫斯科發出類似信號,但西方國家堅持要求搜尋敘利亞境內化學武器痕跡的做法不得不令人聯想到曾經的伊拉克局勢,當時,在伊國境內“找到”的核武器使用痕跡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外部幹預的理由。

奧巴馬已經警告過敘利亞,稱“化武說”如成立,就意味著“游戲規則”將改變。而他在表態時說,這里指的是一場“各舉自家旗”的戰爭。

或許,華盛頓之時需要在敘利亞問題尋找和俄羅斯的共通點,為的是証明美國政府為調解敘衝突願意付出任何努力,包括嘗試建立對話,盡管與此同時,華盛頓仍一如既往的將所有罪責歸咎于大馬士革,並且不放棄阿薩德倒台的意願。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需要做的是什麼?倘然長期關注敘利亞衝突的發展,就可以猜到,莫斯科官方已經厭倦了向所有人証實,俄方支持的不是阿薩德政府,而是和平解決危機的理念,為的是不讓敘利亞——這個此前中東地區最為“世俗”的國家之一,這個本已久不安寧的地區,徹底淪為宗教極端主義和其他極端主義的源頭。因此,哪怕克里此次訪莫的成果僅僅是俄美關系“重啟”的又一次短暫嘗試,仍然不能放棄這一機會。更何況,盡管敘利亞對國際政治來說至關重要,但遠非這兩個地緣政治大國利益的唯一交點。

作者觀點不代表俄新社觀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