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中國民眾海外搶奶粉 歐洲被迫祭限購令

自由時報/ 2013.05.06 00:00
編譯楊芙宜/特譯

2008年爆發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後,中國食品安全的信心崩盤迄今仍未恢復。中國民眾不信任國產奶粉,透過網路、親友、旅遊等各種途徑從海外大量購買高品質嬰兒配方奶粉,造成歐洲英、德等國到澳洲、香港的超市架上奶粉被掃購一空,各國業者被迫祭出限量購買措施,以保障當地民眾所需。

英國超市紛推出限購令

英國超市如特易購 (Tesco)、莫里森(Wm Morrison)、艾斯達(Asda)、聖斯伯利(Sainsbury’s)等自4月起開始限制每位顧客只能買2罐嬰兒配方奶粉。根據中國媒體「21世紀經濟報導」,一名中國顧客最近遭趕出英國超市,由於該商店人員稱他一週內就購買超過100盒嬰兒配方奶粉。

英國零售商協會代表陶德(Richard Dodd)表示,限購新規定為應奶粉製造商所要求,旨在遏止「非正式出口」到中國的行徑,「業者認為部分顧客籌組團體,不尋常地大量買進奶粉產品後再出口」,衝擊企業利益。

中國民眾對嬰兒配方奶粉的需求若渴,始自2008年國產品牌奶粉遭三聚氰胺污染,造成6名嬰兒死亡與超過30萬名嬰兒罹病,隨後國內市場並爆發一連串食品醜聞,去年又一家中國品牌奶粉被發現含致癌物,徹底摧毀消費者信心。

毒奶事件不斷嚇壞中國人

受毒奶醜聞驚嚇的中國父母,寧可花比國產品牌高3、4倍價格,購買歐洲嬰兒奶粉。分析師王維拉說,「中國年輕父母認為國際品牌,尤其是原裝進口的品牌更健康。」

中國消費者對外國製奶粉的驚人需求,誘發出奶粉走私潮與集團經營代購的現象。中國淘寶網列有英國、德國製奶粉產品各超過4千項,法國製奶粉也將近3千項。住德國並在網路廣告兜售嬰兒配方奶粉的邵女士表示,她從寄奶粉給在中國的家人與朋友開始,現在透過網路銷售奶粉可賺些「小錢」,「由於寄送要花一個月時間,媽媽們通常一次買6至8盒裝奶粉,以便能持續獲得供應。」

法新社採訪到一位何姓中國公司老闆則號稱聘有10名德國員工,大規模經營奶粉代購。中國網站對原裝進口奶粉收取額外費用,有時接近零售價加倍,例如德國品牌愛他美(Aptamil)奶粉廣告600克盒裝售價約220人民幣(約35美元),而運費與進口關稅可能使售價再提高。相對地,北京超市的中國製伊利奶粉900克裝僅賣150人民幣。

中國搶奶歐洲父母心驚

來自中國持續攀升的需求導致歐洲各地奶粉竟然出現短缺,包括兩知名品牌美樂寶(Milumi)與牛欄牌(Cow & Gate),德、英、荷等國都祭出主要品牌奶粉限購措施,家有嬰幼兒的父母親也因此開始擔心是否應該跟著積存奶粉,以備不時之需。

住在柏林、兒子13月大的媽媽金詠姬(譯音)表示,實在很難想像如德國這樣富庶的國家居然會缺少奶粉,各家商店不再一次售出3盒以上奶粉,「我先生和我從A店跑到B店,跑遍商店就為了確保能買到我們兒子喝的奶粉,最後甚至每盒售價還多付3至4歐元,很讓人生氣。」

一德國出口商在網路上貼出超市貨架上空無一物的照片,他與該店經理算過空架子長達8公尺,全被中國民眾買走了。銷售人員指出,含國際機場與柏林腓特烈火車站在內觀光地點的商店,到處可見中國遊客推著堆滿奶粉的購物車等著付帳。

德國奶粉搶購現象從1月開始,零售業者開始規定特定品牌奶粉一次最高不得購買超過3盒。主要連鎖商店DM發言人華納(Christoph Werner)表示,由於無法充分滿足嬰兒奶粉的超高需求,我們決定暫時限量購買。

更近中國大陸的香港也因陸客搶購奶粉引發憤怒,港府被迫出面因應。2月起港府禁止旅客攜帶超過1.8公斤奶粉出境,否則將處以2年徒刑,並重罰50萬港幣(約6.4萬美元)。

澳洲1月起實施奶粉限量購買措施,主要與耶誕節期間中國遊客湧入搶購可瑞康(Karicare)奶粉有關,部分旅行社甚至把往澳洲等地的機票漲價,直接歸咎於愈來愈多的中國旅客赴海外收購囤積奶粉。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