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人與土地》搶救石斑產業∕養殖第三代王哲謙拚產銷履歷

自由時報/ 2013.05.05 00:00
記者鍾麗華/專訪

筆直的濱海公路把屏東佳冬切成兩半,一邊種滿蓮霧、香蕉、椰子、水稻,另一邊則是一口口的魚塭。這裡是ECFA明星產業—石斑魚的養殖重鎮之一,魚塭裡不斷轉動的水車,揚起了ECFA商機的水花,但二十六歲的王哲謙卻聞嗅到石斑魚產業的危機,他思索著產業轉型之路。

大學畢業接手魚塭 堅持少用藥

「ECFA生效兩年多來,青斑從一台斤二六○、二七○元跌至一一○元,珍珠龍膽也從三、四百元跌至一百五十元。」王哲謙抱怨:「農委會提出『石斑魚倍增計畫』,卻讓價格崩跌。如果魚苗良率沒有五成,對漁民而言,根本不敷成本。」

中華大學機械系畢業的王哲謙是養殖第三代,因為父親體弱多病,大學畢業即返鄉接手家中的魚塭。事實上,早從阿公那一代,王家就開始養石斑魚,至今已二十餘載,不過,王哲謙說:「老一輩迷信用藥,不相信專家。」他為了減少用藥,主動打電話請教大學教授,爸爸卻嗤之以鼻地說:「專家會給你飯吃嗎?」差一點鬧家庭革命。

自製益生菌餵魚 定期為魚健檢

養魚最怕魚生病,王哲謙曾因病毒快速傳播,整池的魚群暴斃,一週損失九十萬元,這個慘痛經驗,讓他更加重視水質管理,同時自己調配益生菌餵魚,每半個月固定把石斑魚送到防檢局的魚病檢驗站做「健康檢查」,甚至自己學會用顯微鏡觀察魚病,「對症下藥」,讓他的魚苗良率達八成,連爸爸都得聽他的。

雖然小時候學過五、六年的鋼琴,還上過畫畫與書法課,但王哲謙最愛的還是養魚。大學原想讀相關科系,卻因父母不肯,最後選讀機械系,但仍四處聽有關養殖產業的演講,還參加石斑魚國際研討會。他笑著說:「演講會、座談會或研討會中,往往我是最年輕,現在也是全佳冬最年輕的養殖漁民。」

有的大學同學畢業到現在工作還沒著落,仍在摸索人生道路,王哲謙卻已站穩腳步,每天早睡早起,守著兩甲、十口的魚池,甚至每晚獨自睡在魚塭旁,唯恐石斑魚有所閃失。不能跟時下年輕人一樣熬夜上網、出遊嬉戲,還被南台灣的陽光曬得黝黑,這樣會不會很犧牲?沉穩的他卻說:「不要急著吃棉花糖,未來才會越來越甘甜。」

阿公當初把農地砌成方方整整的水泥魚塭,王家一路緊跟台灣養殖漁業的發展,從鰻魚王國、草蝦王國到現在的石斑魚,王哲謙早已習慣空氣中飄蕩水車翻起的魚腥味,但憂心石斑魚產業會不會又像鰻魚、草蝦一樣「曇花一現」?他計畫要做「產銷履歷」認證,還要開魚料理餐廳,養出跟上一代不一樣的石斑魚。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