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輕木筏《康提基號》101天海上探險

中時電子報/林欣誼/台北報導 2013.05.05 00:00
一九四七年,挪威民族學者索爾.海爾達(Thor Heyerdahl)為了證明第一批定居大洋洲玻里尼西亞的祖先不是亞洲人,而是來自南美,造了一艘南美傳統輕木筏「康提基號」,花了一○一天漂流海上八千公里,從祕魯成功抵達大溪地。

隔年,海爾達將這段瘋狂探險寫成《康提基號海上漂流記》,全球暢銷兩千萬冊。

由挪威導演搭檔喬吉姆.羅恩尼(Joachim Ronning)、艾斯班.山柏格(Espen Sandberg)執導的改編電影《康提基號:偉大航程》全程在海上拍攝,入圍本屆奧斯卡與金球獎最佳外語片,被譽為「北歐版《少年PI的奇幻漂流》」,五月十日在台上映,原著中文版近日也重新上市。

「康提基遠征之旅打開了我的雙眼,讓我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海洋。從人類建造第一艘能漂浮的船開始,海洋就一直是人類的公路。」

海爾達生於一九一四年,二○○二年逝世,大學畢業不久就和妻子前往玻里尼西亞島嶼,度過一年與世隔絕的研究生活,也開啟他認為一千年前印第安人就利用白塞木筏航渡太平洋的理論。一九四○年代,他終於有機會和其他五名工程師、旅行家,乘上以太陽神「康提基」命名的原始木筏,從祕魯卡瑤港出發,順著洋流上路。

書中以生動幽默的筆調記述他招兵買馬、打造木筏的瘋狂航程,他們遭遇暴風雨,和數不清的鯊魚奮戰。

經過三次月圓,他們首度在汪洋中遇見陸地,卻因木筏無動力,只能眼睜睜看著島嶼從身邊漂過。直到第一○二天,木筏撞上暗礁,擱淺在無人小島,總算在南太平洋一座棕櫚島上岸,「我無法控制自己激動的情緒。我跪了下來,手指深深插進溫暖乾燥的沙地裡。」

接下來的經歷宛如電影,他們被鄰近島嶼的帆船接到村落狂歡跳舞,最後經無線電聯絡大溪地的法國當局,回到自己的世界。

儘管後來更多的人種研究結果,相信大洋洲民族來源仍是亞洲、而非南美,但海爾達的海上冒險震撼世界,刺激往後更多古航具的探險行動,他也再駕紙草船橫渡大西洋,以蘆葦束船穿越印度洋等壯舉。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