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鼓舞民心 巴國上演藝術抗爭

立報/本報訊 2013.05.02 00:00
【編譯陳玫伶整理報導】寒冷的星期二晚上,一群巴勒斯坦人和外國人聚集在雷馬拉文化廣場,一同欣賞法國瑪姬‧瑪漢(Maguy Marin)的現代舞。據《半島新聞網》報導,這是雷馬拉當代舞蹈節(Ramallah Contemporary Dance Festival, RCDF)的表演節目之一。過去7年,RCDF共吸引110個國際舞蹈團、超過1,200名藝術家參與。RCDF內容多元,包括工作坊、影片欣賞論壇與遍及全市區的表演活動。RCDF是巴勒斯坦政府11月在聯合國大會爭取到非成員觀察員國的地位後,首次舉行的大型國際藝術盛事。舉辦完,巴勒斯坦經歷巨大震動,以色列當月底向加薩走廊發動攻擊,同時揚言要在西岸拓大屯墾區,特別是在具有重要意義的E1區域,當地有草根運動的崛起。生活苦難躍上舞台「對加薩開戰,以及屯墾區的增加,這些都激發我們的危機意識。」經驗豐富的巴勒斯坦演員麥薩唯(Sami Metsawi)告訴記者:「當你看到不公不義,而又跟自己相關時,你就會受不了。」他同時也是作家和音樂家。傑寧自由劇院(Freedom Theatre of Jenin)推動「自由巴士」(Freedom Bus)計畫,在西岸村落巡演,採用「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 Theatre)的方式,將真實生活的事件用戲劇呈現,達到傳播與推廣的目的。劇團的運作按流程進行,先聽取觀眾分享在軍隊監控壓力之下的生活故事,接著以即興的方式,透過戲劇來展演觀眾的故事。這種表演的目的是為了重振居民低迷的生活。「與犧牲和抗拒有關的故事是為了喚醒沉浸在健忘、絕望和冷漠中的觀眾。」負責統籌自由巴士的瑞維斯(Ben Rivers)表示:「分享個人的故事具有療效,藉由釋放累積的傷痛負擔。民眾說,他們會因此獲得更大的能量,準備好進行奮鬥。」被占領的巴勒斯坦人,生活中最困苦的部分是經濟。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簽署的協議,對巴勒斯坦人造成限制。麥薩唯說:「一般來說,和劇院合作可以有許多機會磨練,了解一個人的強項與弱點,你會知道怎麼放鬆,你知道怎麼活在當下,自發地享受。在戲劇裡,你能擺脫創傷,或至少理解他們。」經費銳減 藝文發展不能停巴勒斯坦的經濟大量仰賴國際捐助,然而,捐助國的援助款正在減少。國際貨幣基金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西岸的失業率上升至23%,加薩為32%。西岸的文化中心也遇到經濟困境。規劃承辦RCDF的組織是第一雷馬拉集團(First Ramallah Group),執行長伊萊雅(Khaled Elayyan)表示:「今年,藝術節的經費很少,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運作,我們遇到經濟困頓,不能因為局勢不好,就停止藝術發展,我們必須要繼續下去。」伊萊雅強調,舞蹈與戲劇對因經濟重創而受影響的年輕人有其重要性,西岸青年失業率是28%,加薩是49%。「我們透過教育幫助社區,我們鼓舞青年去工作,當一個舞者,這是他們表達自己的方式。」他說。不分老中青 共同面對歷史透過舞蹈和戲劇的表達,成為沮喪的巴勒斯坦社會一道藝術的出口,並提供他們建立伙伴關係的機會。舞蹈和戲劇的藝術形式,需要群體共同參與。群體合作的形式更成為巴基斯坦當地劇院的模式,提供各種年紀的人聚會參與。以艾爾卡薩巴劇院和電影中心(Al-Kasaba Theatre and Cinematheque)為例,是雷馬拉唯一有大螢幕可放映電影的場所。此外,該中心亦有適合青少年和成人等不同年齡層的表演活動,「中心提供人們能夠分享、討論的場所,也希望可以不同角度觀察事物。」中心執行長亞伯拉罕(George Ibrahim)說。成人可以欣賞紀錄片,兒童作品有童話故事,而某些國外作品則適合特定族群。亞伯拉罕說,作品中的現象會告訴巴勒斯坦人某些問題是世界普遍的狀況,讓人們有屬於全球村的歸屬感。亞伯拉罕的作品則大量以巴基斯坦為背景,主題包括因以色列的隔離牆,巴勒斯坦人離鄉背井的痛苦,或是巴勒斯坦囚犯被以色列釋放後面臨的心理與社會適應困難。亞伯拉罕說,這些作品把我們的歷史呈現在舞台上。巴勒斯坦藝術家留下許多文化藍本,現在隨處看見。走在伯利恆或雷馬拉的街頭,經常可見街頭塗鴉或巴勒斯坦作家或詩人的名言,鼓舞經過的民眾。瑞維斯說:「詩人、劇作家、音樂家和其他表演者總是巴勒斯坦抗爭中扮演重要角色,沒有人注意到這種不持武器的抗爭在巴勒斯坦已經超過130年。」伊萊雅說:「這是我們的認同感,透過藝術,我們能告訴你的故事比透過政治演說更容易懂。」巴勒斯坦人的創造力,尤其在西岸的運作,猶如一種被宰制時的解藥。「在極度暴力和壓迫下,無止盡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是很特別的能力,那是人類精神的真正勝利。」瑞維斯說。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