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左右看:憲政主義的普遍淪喪

立報/本報訊 2013.04.30 00:00
左看:一種國家恐怖主義的醞釀

美國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後,美國警方與福斯新聞網即聯手釋放消息,初步判定此係「恐怖攻擊」,且與中東恐怖主義有關。此後,這種屬於「種族貌相(racial profiling)」的過程中,造成不少無辜民眾平白承受「恐怖份子」的攻擊,在現場的一位受傷的馬拉松跑者,由於其國籍與族裔,被大肆宣傳為恐怖份子、嫌疑犯。

警媒聯手辦案的手法,激發了全美各地的反伊斯蘭情緒。這是國家恐怖主義醞釀的開始。相對地,在台灣,近來警察權於陳情抗議現場的擴大,實質上也是種國家恐怖主義氣氛的營造,漸進地將非暴力抗爭者直接連結上「暴力」、「犯罪」。

以近來華光社區強拆案與苗栗苑裡反風車案為例,這兩案中,警察無法指出依哪條法令行政、長時間拘禁、直接對現場抗議民眾上銬,其過當執法甚至造成不少非暴力抗爭者身體傷害,就算要依法論法,也都已超出警察職權行使法範圍。

這種預設陳情抗議民眾為恐怖份子,其實已顯現執法機關的判斷失準,法律淪為保護執政者遂行其意志的工具,過往作為人民保姆的警察卻淪為「人民清道夫」。負責追查重大經濟與刑事罪犯組織的調查局,亦將其監聽業務從潛在犯罪者,移向公民團體組織者。這與美國備受詬病的「種族貌相」並命名所有擋其路者為「恐怖份子」,有異曲同工之妙。陳虹穎/文化評論人

右看:憲政主義失靈

憲政主義(或稱立憲主義),係指政府的治理行為應受一定程度拘束,保障人民的自由權利,免於因政府濫權而遭受不法侵害。在13世紀的英國,憲政主義透過英皇簽署「大憲章(Great Charter)」,而確立其「限制皇權,保障民權」之必要性。

總統馬英九上週末在其臉書專頁上發表:為何「政府效能排名第五、企業效能第四,成績不俗,我國的優勢並沒有衰退」,但如果優勢不減,民怨卻持續延燒不退?馬總統又說道:台灣的隱性面向,「要鑽進巷弄中才體會得到,也是最真實的那一面」。那讓我們鑽進媒體報導背後的真實面,無論是台北市政府以「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詮釋都更條例部分違憲、苗栗縣苑裡反風車、台東縣美麗灣事件或者最具代表性的全國關廠工人抗爭等案中,政府效能看起來僅透過選擇性的依法行政,犧牲人民權益以達成數字上的「效能排名」。

「皇權擴張,限縮民權」反而淪為如今政府施政之寫照。吾人認為,在追求發展效率之同時,發展是否促成了公平,更是重要的施政指標。憲政主義裡,絕不容許警察權淪為政府濫權、或保障廠商濫權的保護傘。唯有聆聽民情,並確實反映於施政,才不至於讓台灣在民主的歷史進程中,持續倒退。陸已興/國小教師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