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民健康局資料顯示,國內5至6歲兒童口腔齲齒盛行率高達79.32%,也就是近8成兒童有齲齒問題,而造成學齡前兒童齲齒的關鍵時刻就在2至3歲,齲齒率是2歲前的3倍,成長速度驚人。為降低兒童齲齒率,避免年紀大時缺牙,牙醫師提醒家長,應該協助孩童從小建立正確的潔牙習慣和觀念,並視不同年齡,採行不同的潔牙方式。
幼童常以玩耍的態度刷牙,容易因刷不乾淨而引發齲齒,牙醫師建議家長應從旁指導和監督。
刷牙次數少 兒童齲齒盛行率高
國健局研究指出,國內0-3歲兒童睡覺前有刷牙習慣者約75%,且每日平均刷牙次數1.48次,刷牙比例比其他年齡層兒童低,也是齲齒率成長速度最快的階段。此外,孩童愛吃零食、含糖飲料,卻不愛刷牙的情況,也是造成齲齒情況嚴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從小常潔牙 口腔健康遠離齲齒
人從出生開始進食起,就有口腔清潔的需求。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口腔衛生委員會學齡兒童組組長林敬修醫師表示,有些小朋友因討厭口中異物感、沒耐心,無法執行困難度較高的貝氏刷牙法,或因肢體發育未臻完成造成刷牙方式不正確、刷不乾淨,容易有蛀牙的問題,建議家長順應孩童的不同成長階段,採行適當的口腔清潔訓練。
0-3歲:這時期的孩子尚未長牙或無法自己拿牙刷,建議由家長使用紗布沾取薄膜量的含氟牙膏,協助清潔牙齒,也藉此讓孩子習慣口中有異物的感覺,降低對刷牙的排斥感。
3-6歲:雖然孩子可以自行拿牙刷,但通常是以玩耍的心態在刷牙,缺乏耐心、只會清刷特定幾顆牙,建議家長在孩子刷過1遍後,再完整地刷過,確保各角落都刷乾淨,從中培養孩子正確刷牙的習慣。
6-9歲:雖然此階段的孩童正處於換牙期,刷牙技巧已有提升,但普遍缺乏耐心,且難以清潔到後方牙齒或角落,長期下來恐造成恆牙蛀牙甚至導致掉牙,建議家長在孩子刷完牙後,再針對大臼齒及門齒等特別容易蛀牙的重點部位做加強清潔。
9-18歲:孩子的肢體發育已逐漸成熟,此時應讓孩子自己清潔,家長退居監督角色即可。
除了培養潔牙習慣之外,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建文醫師表示,孩童自出生後,應養成每3至6個月給牙醫師檢查口腔的習慣,定期接受塗氟,在兒童第一大臼齒長出來時,進行窩溝封填技術,減少難以靠牙刷清潔的部位,防止食物殘渣堆積在窩溝中,進而防止齲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