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遲緩兒闢特別門診 6歲前黃金療育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3.04.25 00:00

兩歲半小男童,還不開口說話,只會爬不會站,也不會喊爸爸媽媽,家人本以為是大隻雞慢啼,所以說話較慢,家人仍繼續耐心等待孩子自行開口,這一等有可能錯過幼兒6歲前黃金療育時期,家長不得不慎。

全台至少有10萬名孩童是發展遲緩兒,但就診篩檢卻不到2成。(攝影/張世傑)

新北市聯合醫院小兒科主任戴君芙醫師表示,台灣常有「大雞晚啼」、「大器晚成」的觀念,卻可能因此延誤遲緩兒的早期療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0至6歲兒童出現發展遲緩的發生率約為6%至8%,如果以去年全台同年齡層的小朋友來計算,等於全台至少有10萬名孩童是發展遲緩兒,但就診篩檢卻不到2成。

6歲前是黃金療育期

在篩檢治療上,幼兒6歲前是黃金療育時期,由於神經系統可塑性大,且各方面發展間互相影響,如認知落後也可能影響語言及動作發展,所以要及早診斷,接受適當治療,如物理、職能、語言、感統,最重要是瞭解後續教育資源的轉介,如腦性麻痺兒童是可以上學讀書的。

事實上,發展遲緩的孩子不是「折翼」,只是慢飛,如果能及早發現,展開早期療育,有的孩子就能趕上同齡進度,中、重度的遲緩兒也能減輕殘障程度,發揮較多潛力。有鑑於此,新北市聯合醫院4月1日起特別成立「發展遲緩兒特別門診」,門診時間為每週3上午9:00~12:00;預約電話(02)29829111分機3539,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各年齡幼兒應會做的動作】:

0至6足月:自己翻身、伸手拿取眼前物品、自己握奶瓶喝東西、聽到聲音會轉頭。

6至12足月:自己坐起來、雙手各拿一物互相敲打、很少流口水、聽到自己或熟悉者名字有反應、會和大人玩躲貓貓。

1至1.5歲:爬上大人椅子、會翻書、會用吸管、會叫爸爸媽媽、重複做引人發笑或注意的動作。

1.5至2歲:會騎小木馬、握筆隨意塗鴉、雙手握杯喝水、仿說句子最後1、2字、說10-20個單字。

2至2.5歲:會跑步但控制不佳、模仿畫直線和橫線、用湯匙吃東西、理解「快一點」或「等等」、遵守成人多數指命。

2.5至3歲:用手臂接下近距離的球、轉開或蓋上小瓶蓋、穿上便鞋、能問答「誰」或「做什麼」等、保護自己的東西。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2/12843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