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仁安羌大捷光榮戰史 遠征軍以寡擊眾名揚海外

軍聞社/ 2013.04.19 00:00
(軍聞社記者李忠軒臺北十九日電)明天是中華民國遠征軍締造「仁安羌大捷」七十一週年的光榮日子。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遠征軍新卅八師第一一三團發揮「以寡擊眾」的堅實戰力,將士用命,在緬甸仁安羌戰場擊傷日軍一千多人,成功營救七千多名英軍、傳教士及記者,不僅轟動當時國際社會,更締造國軍在第二次大戰中境外取勝、解救盟軍的光榮戰史。 民國卅一年初,日軍席捲東南亞,長驅直入緬甸,企圖與德軍會師中東。同年二月十六日,仰光告急,為保衛中國唯一對外補給線,協同英軍阻擊日軍侵緬,國軍派出約十萬兵力的遠征軍,大規模開赴緬甸,展開第一次與日軍在境外交戰。 位於緬甸中西部的仁安羌蘊含豐富石油資源,戰略地位極為重要,也成為日軍所覬覦的目標。卅一年四月,英緬軍第一師屢遭日軍打擊,且撤退至仁安羌以南的馬格威;四月十五日,入緬英軍總指揮史林姆將軍(Williams J.Slim )下令破壞仁安羌油田,使日軍企圖佔領油田的野心破滅,但日軍第卅三師團仍持續向仁安羌推進,並採雙線封鎖,將英軍圍困於平牆河以南的仁安羌礦區,中斷英軍飲水供應,致使英軍無路可退,立即向遠征軍新卅八師師長孫立人將軍請求救援。 新卅八師所屬的第一一三團由劉放吾將軍率領三個步兵營,接獲師部命令後,往南向平牆河挺進,於四月十八日清晨向日軍發動奇襲,官兵以昂揚戰志、必勝信念及致勝火力,向平牆河北岸日軍實施兩面夾擊,對敵正面反覆衝殺,使日軍涉水逃竄;十九日拂曉,第一一三團渡河後再次向日軍展開猛烈攻勢,在敵眾我寡的局勢下,一一三團將士用命,以八百餘人擊潰日軍第卅三團二一四、二一五兩個聯隊,收復仁安羌油田,救出受困的七千餘位英軍官兵、傳教士及記者。 戰役至此,大局已定,惟少數殘存日軍仍持續頑抗,劉放吾將軍下令肅清殘敵,掩護英軍撤退,直至廿日中午,受困英軍才從平牆河北岸完全撤出;當天下午四時,日軍再以猛烈砲火增援反攻,劉將軍指揮官兵實施制壓,以步砲協同作戰,將日軍完全殲滅,使原有戰地得以確保,寫下震驚中外的「仁安羌大捷」。 「仁安羌大捷」是抗戰史中的重要戰役之一,戰役中,中華民國遠征軍發揮「以寡擊眾」的堅實戰力,打破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凝聚國人共同抵禦外侮、堅定對日抗戰的信心。 為緬懷中華民國遠征軍新三十八師一一三團前輩們在仁安羌戰役中浴血奮戰的精神,在國內外許多有心人士的協助下,今(一0二)年一月在緬甸蒲甘省五0一高地建置「緬甸仁安羌大捷紀念碑」,表達對國軍先烈的追思與敬意。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