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學者:兩岸產業合作產官研著手

中央社/ 2013.04.19 00:00
(中央社記者翟思嘉台北19日電)兩岸經濟合作愈走愈密切,產業合作也成為政府推動的重要議題。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認為,兩岸產業合作議題應該由產、官、研三方共同合作,才能達到最大利益。

他指出,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下設6個工作小組,其中一個就是產業合作小組,屬於官方平台,台灣由經濟部次長杜紫軍、大陸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召集。

產業合作小組主要任務為商討雙方促進投資、避免產能過剩殺價競爭;也負責制定兩岸新興能源合作戰略,訂定標準,共同開發;在兩岸合作策略、路徑的選擇上,由官方主導。

兩岸紫金山峰會、及即將由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設立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則屬於民間性質。之前大陸前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來台也曾提及推動民間企業成立峰會,應著重在避免重複投資、共同開發國際市場等議題,事實上,這些議題在去年新竹舉辦的兩岸產業合作論壇也都有提及。

張五岳分析,兩岸談產業合作,「需要『產、官、研』三方面合作才會成功」。在官方應由經濟部主管,產業界則在峰會交換意見與提供實踐經驗,研究單位與智庫則研議有關資源分配時的戰略與規劃。

「產業合作的主體一定是企業」,張五岳說,在ECFA既有官方機制下談產業合作,應廣納前線企業的角度與實踐經驗,才是好方式;但因個別企業間難免會有利益衝突,甚至與整體經濟利益不一致,這時就需要研究單位的規劃與政府政策方面的整合。

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執行長陳德昇也說,透過民間平台,兩岸產業界的溝通會較順暢;至於LED或面板等部分兩岸高度競爭的產業,也可透過相互參股方式,或透過上下游產業鏈整合,將兩岸需求結合,避免惡性競爭,都需要政策與學界扮演協調、整合與創新的角色。

不過,陳德昇指出,目前兩岸部分產業仍卡在競相削價、惡性競爭階段,未來希望透過官方、民間平台,解決這些問題。

更重要的是,兩岸產業合作的主角不僅是大企業,還有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影響台灣經濟、競爭力,甚至就業情況,產官研三方面如果能作有效搭配與應用,兩岸產業合作才能在品牌市場取得先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