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台灣躍進:利誘與恐嚇

立報/本報訊 2013.04.18 00:00
■選制公辦化改革研究會近來炒得相當火熱的核四議題,在一波波政府與民間的攻防中,政府的角色很值得玩味。先把時間拉回2011年5月,時值總統大選起跑初期,府院召開「能源政策會議」,宣佈將遵循環境基本法的「非核家園」原則,提出相關的整體政策。但時空躍進2013,即便反核聲勢驚人,但政府卻一再援引台電數據,告訴我們說若不興建核四,對產業會有多大的衝擊、電費又會如何攀升,原先的非核主張驟成海市蜃樓。兩個時間、兩套說法,執政團隊雖稍有調整,這前後迥異的聲明卻直讓人感到精神分裂。當然,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其轉變的關鍵就在於選舉。選舉前,除了端出政策牛肉之外,候選人也都變得高瞻遠矚,為了人民的福祉而積極擘劃偉大的遠景。但到了選後,通常風雲變色,原來再憂國憂民的候選人在勝選後,也變得異常短視近利。如果選前利誘、選後恐嚇,儼然已成為我們社會的民主常態,那我們如何信任這樣的民主機制?我們手中那所謂神聖的選票,是否又成為標示我們自身無能為力的一種嘲諷?如果利誘有效,候選人便會不厭其煩的用各種花招利誘我們;倘若恐嚇管用,當選人也會極盡一切手段恐嚇我們。我們成了什麼?我們竟成了拋棄式的投票人偶!只要投票行為完成,我們的福利與意願就會輕易地被丟進垃圾桶之中。如果這樣的態勢繼續下去,我們將不會再信任民主機制,也不會再對選舉抱有絲毫期待,更重要的是,我們將會失去對未來保有信心的基本權利。反核議題之所以能風起雲湧的喚起多數人的認同,除了日本福島事故的殷鑑不遠外,也說明了台灣社會對未來有著免於恐懼的強烈期盼。同樣的,選舉也是一種對未來期盼所設置的集體決定行為,選民也理應給予深切的關注及參與;但經歷一而再再而三候選人的不斷利誘,卻讓選民在利益的疲勞轟炸中,忘卻了對於未來應有的理性與慎重。▲2013年309廢核大遊行,擁核立委罷免行動劇,讓民眾投下罷免票。(圖文/楊萬雲)所以我們應該擺脫利誘與威脅的慘痛輪迴,建立一個選舉的互動機制,把各種政策置入廣泛的公民討論,且規定候選人有義務在此公民討論會議中,提出一定規格的回應,否則,候選人將失去自身的選舉資格。也許會有人要問:選民果真有能力駁倒不合適的政見?把自己從利誘中掙脫出來?近來網路上瘋狂流傳一段「阿嬤問倒原能會」的影片,講的是原能會在金山中山堂舉辦「102年度核子事故民眾防護逐里宣導」,片中一位主持會議的原能會專員,原來要來宣導核能安全,卻被一位賣燒仙草的金山阿嬤追問得啞口無言。倘若在平等的狀態下,選舉人能充分地質疑候選人,再高明的利誘其實也不過是一戳即破的窗戶紙,不是嗎?「阿嬤問倒原能會」影片網址: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v=626098584070250關於選制公辦化改革研究會選舉制度,既然維續了現有資產階級專政、藍綠壟斷、地方派系及一切令人們批評、厭惡但無力改革的現狀──多為長期沈痾弊害,所以,選舉制度就是台灣一切問題的根源。台灣所有矛盾,無不與選舉制度相互鞏固、相互支持、相互依賴、相互滲透。選制改革,是台灣一切改革的總開關,開啟,一切改革也隨之大步前進。「選制公辦化改革研究會」之成立,即是為選制改革運動的發韌,為台灣改革力量開闢一條康莊大道。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