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非學校,做中學:赤皮仔的故事4

立報/本報訊 2013.04.18 00:00
■鄭婉琪「要怎麼樣讓學生有學習的動力?」許多國中家長會這樣問我。

是的,我看到越來越多學生,如果跟學校的學習沒有對上,也沒有其他運動或玩樂時間時,漸漸會沉迷於上網、電動,生活的現實感漸漸褪掉。動漫及輕小說,或因滿足了青少年情感上的需要,或因滿足了其感官刺激需要,讓現實上無意義感的學生,漸漸走入這樣的比較沒有真實生活的生活。

回想小孩在幼兒階段,都是很喜歡問「為什麼?」;小孩問為什麼,旁邊有瞭解的人與他討論,便能促進這位小孩的知性漸漸成熟。漸漸上了小學,統一的教學與進度,學習變調為課本內的知識。偏偏,課本其實不容易讀,破碎化的知識常常讓人無法抓出學習脈絡,無法與生活中的好奇與主動學習相連接。

作為國中階段的非學校形態實驗教育,我們會遇到兩種人。一種是想要勇於夢想與實踐的學生,一種是在體制內已失去學習動力的學生。最近我漸漸瞭解到,對於中學生來說,個人自學的概念可能更甚於實驗教育,因為個人自學表示你是學習的主體,會有一個重新歸零思考要怎麼樣處理必須學習的課業,好好安排自己想要體驗的事情。

主動的學習,或是學習如何自主學習,是解決學習無動力的一個好方法。如果試著讓中學生知道,你是可以經由自己和爸爸媽媽討論過每個領域的學習,然後向各地教育局提出申請,這種跟自己切身相關之事,我想孩子的動力就漸漸回歸自己了。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學習回歸自身,同時也回歸自身生活體驗的深化。知識與經驗的相互對話,是最有趣的學習。最近赤皮仔的學生在準備將近一學年的成果報告時,讓學生自己去談什麼是對他來說特別值得一提的學習,結果大家分享的就是大家一起做一件事的感受。

例如我們辦過的小野人運動會,孩子體驗到一個很不一樣的運動會:我們在雨天從社區旁的蘭溪溯溪,彼此幫忙,還接著跑完或走完一段山路。孩子體驗到互相幫忙之樂,體驗到山林就在我們的身邊。

或是例如我們中午自己煮飯。中學生自己煮飯給大家吃,小小的一件事我們努力把它做好,竟也成為大家心目中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又例如我們安排了一個花蓮移地教學。學生的分享也是在於,能夠選定一個公益民宿,如同大家臨時中的家,然後結伴報備出遊,一起規劃在花蓮的單車慢行;甚至一起迷了路,或是腳踏車不斷落鍊,有伴甘苦同行,是大家內在最富足的經驗與滿足。

讓中學生知道他們可以練習思考自己的學習、自己的生活與生命,有機會被磨練,有機會去嘗試,以及去承擔後果,都是最好的學習。為了自己的發展而學,我想這樣學習的內在動力就會一直出來。(下下週續,赤皮仔自學團教師)

赤皮仔自學團,email:[email protected],志工招募中,歡迎有志於教育的朋友來參與,一起做中學教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