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兩岸三地社會學 唱給你聽

中時電子報/范世平 2013.04.15 00:00
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節目在兩岸大受歡迎,雖然最後冠軍仍留在大陸,但已經充分展現台灣在華人娛樂圈中的軟實力。七位進入總決賽的歌手中有四位來自台灣,以十三億人與二千三百萬人的人口比例來說,台灣的確比例較高,但這也凸顯兩岸三地社會發展進程中的差異。

首先,我們看到進入決賽的台灣歌手,除了楊宗緯較為年輕外,包括林志炫、辛曉琪、彭佳慧與之前的參加者齊秦,在台灣大都已經成為選秀節目的評審,或是逐漸退出演藝界的一線,但卻是大陸六○~七○年級生年少時期共同的記憶,那個還沒有CD而仍只有卡帶的年代。其實我們從比賽的歌曲也可以發現,大多是台灣在一九八○~九○年代時流行的歌曲,目前看來雖是「中古歌」,但對這些六○~七○年級生來說卻是耳熟能詳,而他們正是當前大陸最有消費能力與最敢消費的一群。這些四○~五○歲的中年人,正趕上了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後的經濟發展浪潮,是所謂的「新富階級」。因此未來十年,大陸相關的選秀節目,台灣的「中古歌」仍會是曲目的主流,台灣的「熟齡藝人」仍有相當的發展空間。

由於大陸在一九八○~九○年代,並沒有像台灣一樣有那麼多的藝人,有那麼豐富的歌曲作品。特別是當時歷經過一九八六年學運與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文藝與宣傳工作都受到嚴格控制,一九九二年鄧小平還必須透過「南巡」來對抗黨內的保守派與宣示改革開放路線,這使得當時大陸年輕人在精神層面是缺乏的,台灣的歌手與音樂填補了此一歷史的空白。台灣自由與多元的創作環境,締造了在華人社會音樂王國的地位。這個台灣優勢直到今天雖然依舊存在,但隨著大陸日益開放,對文化的控制逐漸減少,肯定會慢慢降低。

另一方面有趣的是,香港的歌手與歌曲,似乎無法在大陸的選秀節目中扮演重要角色。事實上在一九七○到一九九○年代,香港的歌星與廣東歌曲也曾經風靡台灣與大陸,所謂「四大天王」無人不知。但隨著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大陸後,由於廣東歌曲的市場有限,加上香港的娛樂與電影產業,不斷的與大陸市場結合,在一味遷就大陸消費口味的情況下逐漸「內地化」,反而失去了原本的特色。這也使得《桃姐》與《寒戰》的出現,象徵港人不願意成為華人娛樂產業的「邊陲」,希望重回過去「中心」的榮光。而由彭浩翔所執導的《低級喜劇》,以挖苦當前陸港間的矛盾為賣點,以發洩港人對大陸的不滿為訴求,結果在香港大受歡迎,卻引發大陸的諸多批評。這也顯示,香港人面臨大陸各種層面的入侵,所展現的一種焦慮與抵抗。

反之,台灣的娛樂與電影相關產業,卻始終保持自身「台味」,不盲目迎合大陸口味,雖然一時之間市場無法擴大,甚至被批評過於本土與狹隘。但這種質樸與單純的「民國小清新》,卻是當前大陸娛樂市場最缺乏的。另一方面,台味也不斷反攻至香港,《海角七號》、《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港大賣,使得港人把心中的遺憾,轉移到對台灣的投射。這除了文化層面,當然也包括在民主進程中,台灣早已把香港拋在腦後。因此,台灣成為港人在「上層建築」中的避風港,去年來台的港澳旅客突破一百萬人次,比二○一一年成長逾二成,這絕不僅是美食與夜市的吸引力而已。

大陸現在的娛樂產業,就如同他的社會氛圍一般:「假、大、空」,許多比賽被質疑評審作假、充斥職業觀眾、以技術手段影響成績;場面盛大,資金龐大、酬勞巨大;內容空洞、缺乏生命、欠缺關懷。因此,台灣的「真、小、實」反而是優勢。但我們不能自滿,如何把這個優勢延續下去,有賴政府積極的政策,才能使台灣軟實力持續發光發熱,繼續領導華人社會與影響大陸。

(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