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直爽敢言 林洋港輸大位贏民心

中時電子報/單厚之/特稿 2013.04.15 00:00
「阿港伯」辭世,藍營重量級政治人物同表哀悼。林洋港遠離政壇已經十七年,恐怕很多人都會有同樣的疑問,是怎樣的一個人格典型,會讓政壇後輩對他有如此多的感念?

有話就說 草根性表露無遺

林洋港和李登輝都是日本殖民時代出生,蔣經國「催台青」的代表性人物,都曾經有機會坐上總統的大位,但兩人卻又是完全不同的典型。相較於受日本文化影響多一些的李登輝,林洋港更「草地」、更儒家一點,相信「修齊治平」的那一套價值。

李登輝一再表示,自己在取得大位前極其謹慎。成名更早的林洋港,相形之下就敢為、敢言得多。在林洋港南投縣長任內,蔣中正看到農民栽種草菇的草寮,誤以為是農民的住家,指示儘速替農民「改建」。林洋港連忙找機會解釋,如果拆了草寮,農民勢必血本無歸,才讓蔣中正收回成命。

豁達無畏 投稿中時談喝酒

擔任省主席時,林洋港酒名遠播,總統蔣經國親自開口叫他「不要再喝」,他也只同意「少喝一點」。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因為覺得政務太閒,林洋港還曾在中時《人間副刊》投了一篇「酒與人生」的三千字長文,強調酒中也有中華文化的精髓。

在那樣的戒嚴時代,敢在報紙上大談喝酒,而不擔心影響自己未來仕途,即便是聖眷正隆、關愛有加,也要膽識、豁達過人。

贏得愛戴 卻無緣再上層樓

「不忮不求」,是林洋港從政晚期,經常掛在嘴邊的名言。語出《詩經》邶風.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意思是,不貪得無厭、不使用伎倆、不強求的人,怎麼會做出不好的事情呢?而當時林洋港自己對這四個字的解釋是:不強求、不拒絕。

「成也不忮不求、敗也不忮不求」。因為不忮不求,才讓林洋港沒有太多的顧忌,不考慮功高震主,大膽拍板建國高架、翡翠水庫等在當時飽受攻擊的工程,最後在每個位置上都獲得民眾的愛戴,還能在強人政治下出頭。

但當強人殞落,林洋港仍堅持「不忮不求」、「候選而不競選」的行事風格,因而註定要在民主轉型的過程中敗下陣來,即便曾經距離大位僅有一步之遙,卻始終無緣。

大位雖不能以智取,但有道卻無術的「阿港伯」,終究無法成為「聖之時者」。而他留給世人的,只能是存在於夙昔的典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