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創新發明商品化 當務之急

中央社/ 2013.04.14 00:00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14日電)台灣近幾年來在全球各項國際發明展連戰皆捷,創新發明能力備受肯定,但有形的獎牌之後,如何具體商品化,為台灣產業添加薪火,是當務之急。

今年俄羅斯莫斯科阿基米德發明展,台灣代表團拿到65金、63銀、14銅,共142面獎牌,以及4座大會特別獎。

值得一提的是,在18個參賽國、1120件作品中,台灣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主辦國俄羅斯。今年的得獎數與8成8得獎率,也創台灣參加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展4年來最佳成績。

今年日內瓦發明展,繼去年的輝煌成績後,台灣代表團再接再厲,參展作品101件,獲得30金、53銀、14銅及6個特別獎。

不過,這些成績並不能直接轉化為產業動能,離具體成果仍有段距離。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朱敬一指出,台灣學生的創意在國際發明比賽中屢獲肯定,但後續在市場實踐的卻屈指可數,顯見台灣目前由創新走向創業的銜接機制不夠完善。

目前專利資訊查詢除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外,還包括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設立的專利交易網等。

這些專利都像藏在洞穴內的奇珍異寶,只能被動等待廠商發現,有些專利權所有人甚至後來不願再繳交專利維護費,以保障自己的權利。

征戰國外各大發明展的公東高工研發組長劉志鑫表示,目前得獎學生作品中,僅去年紐倫堡發明展金牌「左右兩手使用之游標尺」,以及今年莫斯科發明展金牌「簡易水煮蛋脫殼器」,有廠商表達商轉意願。

劉志鑫分析商轉比率偏低原因,包括學校學生財力不足、台東高工位處偏遠,廠商少以及專利資訊不夠公開等。

為解決「創新」和「創業」之間的斷層,國科會化被動為主動,在今年初提出「創新到創業激勵計畫」,希望銜接培育青年創業家。

「創新到創業激勵計畫」規劃執行期程第一期為5年,預計每年將投入新台幣6000萬至7000萬元資金,其中國科會與科技會報辦公室將投入4000萬元,其餘資金由共同參與的企業提供贊助。

不過,這項計畫第一梯次就有242個團隊報名,第一階段篩選後,僅餘40個團隊, 6、8月各還要再進行階段篩選,等到10月決選時只會留下3至5個團隊,各獲得200萬元創業第一桶金,可說是僧多粥少。

創新發明不等於就能夠具體商品化,中華創新發明學會秘書長吳智堯表示,發明有時是一種概念,可以解決生活不便利的問題,但商品化會受限成本高低、市場大小、製程的成熟度等因素。

他說,參加國際發明展除展現台灣人巧思創意、交流經驗外,更重要的是廠商要從不同的發明產品觀察思考,那些可以再改善應用在日常產品。

各界人士都認為,台灣產業過往以代工見長,容易受景氣循環影響,因此急需轉型,經濟部去年因此提出「三業四化(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科技化及國際化、傳統產業特色化)」輔導產業優化結構,但台灣應如何善用優勢,往「創新經濟」轉型,是否可施行更多主動措施,亟待各方共同努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