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貓眼的世界:鐵娘子與博物館(一)

立報/本報訊 2013.04.11 00:00
■黃懷軒舉世有名的鐵娘子佘契爾(Margaret Thatcher)這個週一去世了。她除了是英國第一位女性首相之外,也是20世紀英國在位最久的首相。她在英國政治圈及國際政壇叱吒風雲,喊水會結凍,出了名的作風強硬,有人說她塑造了現在的英國;也有人說她主導的自由市場政策過度傾向資本家。不論如何,對她的政績褒貶不同調,也十分兩極。但除了政治之外,鮮少人知道鐵娘子佘契爾其實直接造成了博物館展示方式的改變,也間接造就了現代的博物館產業。

佘契爾當政之前英國主要的博物館仍舊直接屬於政府機構,館員基本上就是公務員,每年接受政府編列預算以維持營運。博物館的主要工作「只有」研究一項,若你不是該領域的學者專家,即便博物館是對外開放的公眾場所,一般民眾會主動參觀博物館的是少之又少,博物館對於大眾教育的功能基本上是被動的。該時期博物館內的展示方式以「陳列 (Display)」為主,有沒有人看、好不好看、有不有趣、博物館是不是友善的公眾空間等,都不會是需要被在意的議題,因為博物館不需要民眾的參予與支持,參觀者基本上不是博物館所關心的部分。博物館仍屬於學術機構的範疇,與一般大眾其實沒有直接的關係。

在1979年上台的佘契爾,接手的其實是一個幾乎要被踢出已開發國家之列的英國,經濟狀況每況愈下,政府赤字嚴重,幾乎要關門大吉。80年代佘契爾執行了一系列政策,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將許多國營的獨佔事業私有化、公司化,除了刺激英國經濟恢復活力,也為了減少政府的財政支出。佘契爾的政策背後秉持的其實是一種效率的概念,她認為不賺錢甚至只靠政府餵養的非必要政府機構,此後必須要自給自足。而被政策點名必須脫離政府經援懷抱的政府機構也包含各大博物館,即便是大名鼎鼎的大英博物館也一樣。

自此之後博物館不再是政府機構,必須自負盈虧,經營不下去的只有倒閉一途。此舉在制度面上強迫博物館轉型,不再維持公務體系單一制度單一目標的組成結構,博物館開始轉型為基金會、法人、甚至是企業化的經營型態;市場面上博物館開始必須直接面對民眾,吸引民眾來到博物館,證明博物館達成的教育功能成效以取得部分來自政府的補助款,而增加的參觀者也代表增加的自籌財源收入。

博物館直接面對參觀者的媒介就是展示設計,這項重大的政策制度轉變直接改變了博物館展示設計這個行業的未來以及整個博物館產業的發展。(展示設計師)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