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妮前陣子因為參加夏林清老師帶領的工作坊,好奇去購買了她的書《斗室星空》來看,翻開不到幾頁,卻被幾句話打的很深。她說到年輕時因為「輔導」不良少男少女而接觸到他們背後的勞工家庭,這些家庭與她自身的經驗截然不同,她沒有用優越者或矯正者的姿態面對他們,反而自陳這過程是承認自己的「無知」,重新向他們學習。人可能一輩子多數時候都處於無知的狀態,因為人能經歷的經驗是極其有限的,但多數人卻又不一定覺察到這種無知。或許是因為生活方式、人際關係的同質性很高,讓人誤以為所有人的價值觀、思考方式、生活型態都是一樣的,甚至以為那樣才是「標準」,更以為所有人都應該符合標準,還提出經典或經驗上的解讀跟詮釋,強化自己的論點。只是,看世界的角度不是只有一種,由於歷史、政治、經濟的交錯堆疊,個人及家庭都在不同的衝擊下,做出不同的選擇,受到不同的影響,加上每個人只有一輩子的時間可以過,未知永遠比已知的多。於是,從自己知道的一點點東西,加上對於無知世界的敬畏,保持覺察,這大概會是一生的課題。就好像,我沒有經驗過許多人經歷的「戀愛、結婚、生子」的求安穩人生,自然我並不清楚那樣的感受與想法是什麼,但相反的,別人沒有經驗過我經歷的生活方式,他們同樣不了解我從中獲得的意義,以及重要的收穫及轉變。那天跟朋友聊天時提到,當你逐漸成為開放關係者,其實你經歷過的感情挫折比一般人都多,從這麼多挫折中復原、獲得力量,重新認識自己及關於情愛關係這件事,更不要說處理關係內的各種問題,永遠不是三言兩語或一句口號就帶得過,而是眾多紮實的現場經驗。如果你想理解情感獨立是怎麼回事,開放關係者其實是很好的學習對象。就好像,我不知怎麼的踏入了現在的工作領域,當我終於熬過了環境適應期,感覺才正要開始進入,幾次不經意的提醒,才讓我發現,原來我仍然是如此的「無知」。現場的夥伴所告訴我或提醒我的那些,才是活生生的知識,聽了更是很有感覺,交雜著學到一課的光亮感,加上被糾正被訓話的挫折感。書本上再怎麼提醒都不具意義,就算我跟同儕比起來更有性別、階級與族群交織的「知識」或「概念」,那都完全不是「經驗下所產生的知識」,這種經驗後的知識,唯有去經驗才有辦法知道,但到最後,或許這些跨界的經驗與學習,是讓我在找尋安身立命之處的過程中,所盡可能拓展出來的頻寬,給自己更大的空間。(社工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