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原視野:大專原民生資源中心與民族教育

立報/本報訊 2013.04.01 00:00
■Tunkan Tansikian多年來只聞樓梯響的《大專校院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補助要點》,今年初終於正式上路,筆者有幸獲邀協助檢視各校申請文件並提供改進意見,願意就民族教育此一面向所見所聞,野人獻曝若干,權供各校參考。依該《要點》所列資源中心應辦事項,除了學生資料建立、生活/生涯/課業輔導等工作外,還特別條列了「加強有關原住民族文化陶冶事項」以及「推動原住民族教育相關課程及活動」,依其文意,除了一般學科教育外,民族教育亦為資源中心重點工作之一。若再依一般對於民族教育之界定,此一範疇至少應包括原住民族之傳統文化教育,此外,族群文化於當代社會所面臨之處境及相關權利議題,對於心智已趨成熟的原民大學生而言,亦理應成為其民族教育之一部分。據此歸納言之,大學階段的的原住民學生所應接受的民族教育,至少應包括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以及各項當代權利議題。觀察此次各校申請案,可喜的是,大部分學校都有觸及民族教育面向,但令人擔憂的是,一方面,還是有少數學校在計畫內容中完全未提及民族教育,另一方面,許多安排有民族教育的學校,其設計內容或者狹隘,或者想像力仍有待開發。愚見如下:第一,鼓勵原民學生社團舉辦歌舞活動,常被許多學校當成是推動民族文化教育工作項目,此舉並無不可,畢竟豐富的歌舞傳統亦為傳遞文化的重要管道之一。但令人憂慮的是,一來若干學校似乎只將民族教育的眼界侷限於此,二來此類活動究竟屬於專為學校表演性質,抑或真在承傳民族文化,仍有待反思與重新定位。第二,在若干學校的設計中,民族教育多化為各種社團或課外教學活動,卻少將之融入既有課程設計,民族教育內容隱約中被排斥於正式課程之外。譬如國內大學均有通識教育,但只有少數學校偶而會開設原住民族相關課程,這等於是讓原民生喪失了透過正式課程認識自身民族的機會。第三,某些學校確實有在通識教育或原民專班開設原住民族相關課程,但多數侷限於歷史文化內容,較少觸及族群當代議題(譬如自治、土地、教育等權利議題),殊為可惜。對於這一群未來即將成為族群菁英的原民大學生,各校若衡量自身狀況提供一套較完整的民族教育課程—兼具歷史文化與當代議題,對原住民族社會而言將會是功德無量。第四,若干綜合性大學之計畫內容,其實還可以再多盡巧思善用學校各系所既有教學研究資源,為原民生建構更完整的民族教育體系。茲舉台大為例,建議該校原民資源中心未來除了爭取於通識教育內系統性地開設原住民族歷史文化與當代議題諸課程,更可以協助台大原民生搜集校內各系所與原住民族研究相關之師資專長與課程資料,將之整合而為一資訊平台,供其在思考自身族群議題時,曉得可於何處取得相關知識或理論資源。(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