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市售在來米粉蛋白質含量 100%不合格

新頭殼newtalk/新頭殼newtalk 2013.04.01 00:00
新頭殼newtalk 2013.04.01 莊崇暉/台北報導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與「上下游新聞市集」於今(1)日召開記者會,發表抽查市售「米穀粉蛋白質含量」檢驗報告,結果發現,市售在來米粉,糯米粉、蓬萊米粉大多營養標示不清,且疑似添加經化學修飾過的不明澱粉,其中,市售在來米粉蛋白質含量不合格率,竟高達100%。

今年1月底,製作「新竹米粉」的業者,不知道米粉主原料被摻入大量玉米澱粉,導致含米量不足,甚至還有米粉的含米量低於20%,因此,消基會和上下游新聞市集再次展開「米穀粉蛋白質含量」調查,從雙北地區、台南的傳統市場、超市、量販店等通路,購得11件在來米粉、13件糯米粉、5件蓬萊米粉進行檢驗。

 

根據「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規範」,市售包裝食品必須於包裝容器外標示蛋白質、脂肪等項目,而營養標示誤差允許範圍為20%。

消基會此次委託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檢驗,據該所專家表示,稻米的蛋白質含量通常在5%以上,標準則為7%。抽樣結果發現,有16件米粉的蛋白質含量標示不實,其中業者義峰、登峰在來米粉的蛋白質含量標示值為13%,實測卻只有3%,誤差高達10%,讓消基會直批「亂標」。

值得注意的是,該檢驗報告指出,11件在來米粉雖標榜為「全在來米製」,但樣本蛋白質含量比例全數低於標準值,不合格率達100%,其中,有8件更低於標準值的50%。消基會指出,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最高可處4萬以上20萬以下的罰鍰。

另外,檢驗報告指出,米粉的標示不符,可能和成分中摻有其他澱粉有關,在來米粉含米量不足的原因,在於樣本中除了稻米澱粉外,更有2至3種玉米澱粉、樹薯澱粉,此類澱粉蛋白質含量較低,且是否經化學修飾,不得而知。

消基會董事長張智剛批評,「化學澱粉屬於食品添加劑,如添加卻未標示清楚,根本是欺瞞消費者。」消基會也點名谷統、日正、劉師傅、尚旺生技這四個品牌的在來米粉,檢測後推算的含米量均在40%以下,劉師傅與尚旺生技更在20%以下。

「違反商品標示法可處10萬以上、20萬以下罰鍰。」《消費者報導》雜誌發行人陳智義表示,消費者將化學修飾澱粉吃下肚,不僅會引發過敏原,長期下來,營養也會攝取不足。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