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台股青紅燈〉金銀含量少 摻銅比例高

自由時報/ 2013.04.01 00:00
兩岸金銀三會今登場,預期陸銀參股、銀監會開放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來台投資等,又將成為台股熱炒題材;但從中國金融業現況與趨勢來看,所謂參股題材長期而言是「金銀含量少、摻銅比例高」。

其實,不管是國銀參股陸銀、或陸銀參股國銀,背後都有業者的盤算。國銀打的算盤應是想透過參股,有陸銀可當靠山去爭取中國市場;但中國金融市場近8成被4大銀行把持,連國際知名外銀都難以打破其壟斷局面,國銀憑什麼能在中國贏外銀、追陸銀。

陸銀參股國銀的算計更不簡單,相較兩岸金融市場利差達3倍,台灣銀行業可說是「賺的是賣白菜利潤、扛的是賣白粉風險」,試問,陸銀能輕鬆賺白粉財、何苦來台辛苦賣白菜?

中國4大國銀去年獲利再創新高,不良貸款占總貸款比率僅約1%,看似前景可期、體質健全。但中國交通銀行董事長胡懷邦日前公開坦承,在經濟下滑下,陸銀的不良貸款率與金額要再降低恐難,將在今年起面臨利率市場化、壞帳率提升的嚴酷挑戰。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愈來愈多外資看壞中國金融業或銀行股,包括小摩、野村、惠譽及花旗等,理由無非是中國影子銀行擴張,官方難以管控信貸,加上淨利差低、不良信貸高,以及理財商品損失等,都讓外資轉而看空。

或許金銀三會將在台股帶動短期參股題材,但從經驗法則來看,所謂的題材大多是逃命波。

(費特曼)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