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國際環境評論:耗能台灣島 誰要來承擔?

立報/本報訊 2013.03.25 00:00
■倪世傑別懷疑,3月24日的合歡山,竟然下雪了,降雪狀況雖然微弱,但在初春的台灣,仍是相當不尋常的一件事。不平靜的開春今年的春季,世界相當不平靜。3月20日廣東省東莞突然出現有史以來最為強勁的的龍捲風加上冰雹從天墜落,造成9人死亡、272受傷的慘劇。而中國東南省分至今仍處於暴雨與冰雹的肆虐當中;怪異的氣候變化,就連美國賓州著名的「春天預報達人」土撥鼠菲爾都失去了預測的準頭,其於上月預測今年春天會提早來臨之後,嚴冬反而加劇,俄亥俄州的一位檢察官以誤報春天的詐騙重罪,對菲爾提出「刑事控訴」。全球極端氣候猶如一只被打開的「潘朵拉的盒子」,至今,我們都難以明確計算預測,怪異的氣候變遷會持續多久,以及,又會對世界帶來多大的經濟損失。▲受鋒面影響,合歡山24日上午飄降短暫3月雪,但地面溫度不夠低,雪花落地後快速融化。午後再下冰霰,讓山上遊客驚喜不已。(圖文/中央社)核能問題 沈世宏荒唐辯解相對於溫室效應所造成的極端氣候變異現象,吾人能夠確定的是,天威難以蠡測。環保署長沈世宏看似相當明白這個道理,他在3月20日立法院是這麼說的:「從科學界角度來看,氣候變遷風險遠大於核能風險」、「英國在日本311福島事件後,支持核能者不降反升,原因在此。」(註1)沈署長是該下台了。台灣位於地震、海嘯頻發的環太平洋火環帶上是連小學生都知道的事,相信署長也都知道台灣的核電廠不僅蓋在海邊還位於斷層帶上的現實,用「簽樂透」的心態面對台灣核電廠的存廢,實在可議,而拿英國做為擁核範例,更為荒唐。其一,英國發生大地震的機率並不高,2008年2月27日於倫敦北方203公里處爆發芮氏規模5.3的地震,已是23年來最為猛爆的一次,而台灣每年在芮氏規模5以上的地震次數平均30次(註2)。其二,確實,如果僅就核電本身的調查,英國人確實在福島核災後出現更為支持核電廠的聲浪,但沈署長沒說的是,英國民眾更支持風力發電此一再生能源的發展,2012年6月由EDF能源集團進行的民意調查同時指出,支持風力發電發的比例仍有58%,遠超過煤、天然氣與核電(註3)。須面對的真相 耗能台灣島然而,再生能源需要投資,在缺乏前置作業的台灣,廢核之後的能源供應緊張成為當前擁核輿論的主要攻擊焦點。《聯合報》3月24日的社論(註4),即呈現一種「邁入後核能時代,再生能源難以填補電力缺口」的論調。這個問題,容有幾個層次可以討論:一、造成台灣再生能源發展的滯後性的原因為何? 二、電力「缺口」缺的是什麼口?德國又為何會採取砍森林的方式架設太陽能電廠?在過去12年間接續執政的民、國兩黨皆難辭其咎,因為他們多多少少都指望透過核四商轉來解決這個問題,同時在台電的阻撓下,再生能源發展一直不是政策選項。而德國主要是社民黨與綠黨於1998到2003年聯合執政期間力推再生能源以及廢核法案,但這仍以滿足德國做為高端工業產品市場,而發展起來的產業部門與日增長的能源需求量所致。從下圖中得以看到,德國從2000到2012年的13年間,每人每年平均電力消費量從5,894度上升到6,697度,每年增幅約1.05%,然而,這是德國的政策已經是在往節能發展的情況下,取得如此成果。而台灣在這段期間每人每年用電年增率高達5.37%,在2012年,在台灣2個人1年的用電量可以讓德國3個人用1年。台灣能夠領先德國的領域不多,但在能源消費上可是讓德國「落後」了。這時候談能源使用效率、再生能源其實都嫌「奢侈」了。如果沒有辦法降低台灣的能源消費量,也就是從「用電零成長」開始著手,我們未來就只能在核能不安全與核廢儲藏成本高、風車又吵醜又吵、天然氣進口港要設在那個縣市等問題上爭執不休。另一方面,我們更要問的是,在能源消費大幅增長幾乎與國民實質生活水平的增長之間缺乏實質關聯性的情況下,「耗能台灣島」對一般民眾生活福祉又意味著什麼呢?面對未來20年的發展,我們現在又需要改變些什麼?(虎尾科技大學兼任講師)●註1:〈沈世宏:氣候變遷風險大於核能〉,中央社,2013/03/20。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303200095-1.aspx●註2: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台灣每年規模6以上的地震平均約2.7次,規模5-6的更多有30次。見〈規模五以上地震一年全台三十次〉,中時電子報,2013/03/07。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2970/132013030701170.html確實,如以地震發生機率不高做為繼續興建核電廠的理由也難以站得住腳,畢竟天威難測,但在核能問題的社會建構過程中,較為穩定的地質結構較能夠說服民眾接受核電,尤其在反核運動較為微弱的英法。●註3:"Nuclear more popular than gas but wind blows both away", Guardian Unlimited, 2013/07/03。http://www.guardian.co.uk/environment/damian-carrington-blog/2012/jul/03/nuclear-energy-wind-power-poll●註4:〈德國廢核 綠能面臨另類生態難題〉。聯合報,社論,2013/03/24。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784162.shtml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