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TAPAU亮點工坊文創展售活動紀實

立報/本報訊 2013.03.21 00:00
■鄭馨「TAPAU」在排灣族語中有「工寮」及「工作的地方」的意思,有別於以往常聽到的阿美族語「打鹿岸」,這次改用排灣族語是想讓大家對本次活動印象深刻。

民國101年7月原促會向台東縣政府承接了「台東縣莫拉克災區部落亮點工坊營造專案」,由台東縣內各原住民工坊當中,遴選出12間代表台東的亮點工坊,又共同歷經了一連串的輔導項目,長達約8個多月的努力,終於在102年3月8日在台東鐵花路253號倉庫中,舉辦了為期3日的「漂亮TAPAU亮點工坊文創展售活動」。本次活動除了第一天有場開幕記者會外,一連3天還有共6場次的免費DIY體驗活動,提供了遊客及當地居民一個週末假期的另類體驗。

本次「漂亮 TAPAU 亮點工坊文創展售活動」中,最主要呈現的是「亮點旗艦商品」。12間工坊與個別的輔導老師經過多次的討論、修改、嘗試製作,開發過程中,克服了許多技術層面與成本考量的問題後,所開發出12間工坊各兩件的「亮點旗艦商品」。

我們將展場依工坊性質分為5個區塊。玩木:「卡茲達斯文化藝術工作室」、「兆凱木雕工作室」,玩陶:「奧林工作室」、「陶甕的故鄉-拉灣工作坊」,玩布:「英惠原藝工坊」、「笆札筏文化發展協會-笆札筏布工坊」、「巴兒拉邦紅坊」,玩線:「布農kaviaz朋友工坊」、「達尼芙工坊」、「阿布斯傳統服飾工作室」及玩創意:「梅花山藝文工作坊」與「法拉撒手作坊」,12間工坊當中,不乏早已榮獲許多獎項及享有高知名度的工坊負責人參與其中。

秀出原本色彩

在開幕的前一天,各工坊紛紛前來展場布置自己的展售區,將原先死白的牆放上自己的顏色,將原先空蕩的展場及展台漸漸的用自己的商品填滿,獨自一人搬動與人齊高的木雕作品、嘗試將編織燈飾懸掛在3米高的天花板上、五顏六色、款式不一的布包等畫面熱鬧了整個眼眶。

102年3月8日下午兩點「漂亮TAPAU亮點工坊文創展售活動」開幕記者會正式開始,所有工坊負責人、長官貴賓與記者媒體各就各位。活動一開始由高山舞集的長老們為本次活動祈福。傳統服飾上的鈴鐺叮叮噹噹組成悅耳歌曲,長老口中念念有詞是給所有人的祝福,被長老從口中所噴出的米酒淋在身上,才有好運氣才會被庇護。

長老們的祈福結束後,早已就定位的三台電視同時亮起,放映的是亮點工坊的成果紀錄影片精華版,僅僅3、4分鐘的影片中,閃爍著12間亮點工坊過去8個多月的共同故事,一幕一幕精簡的訴說著我們共同努力的一切過程。從無到有、從陌生到熟識、從達仁鄉到海端鄉,看著這些影像畫面,身為本案執行的我也覺得於有榮焉。

現場也請到了紐西蘭商工駐台辦事處代表斐仕文、行政院重建會浦忠義處長與台東縣張基義副縣長上台為亮點工坊致詞,最後由12間工坊中最年長的「布農kaviaz朋友工坊」工藝師胡金娘上台代表所有工坊致詞,聽著白髮蒼蒼卻精神抖擻的胡媽媽致詞結束後,緊接著的是本次活動最主軸的「亮點工坊旗艦商品走秀」,音箱放出輕鬆的音樂,12位工藝師穿著各族的傳統服裝搭配台東縣政府原民處的24位俊男美女走上伸展台,手持著代表各工坊的旗艦商品,步出自信的腳步。

快門聲、歡呼聲此起彼落,主持人對著麥克風為現場所有人一一介紹出12間工坊的商品特色及工藝師故事,有人捧著大陶甕、背著一針一線製作的包包、用心雕出的木雕作品、實用的水壺袋及手機袋,為展現商品特色及實用性,工藝師們毫無羞澀的大方呈現。最後,連副縣長張基義及議員朱連濟、太麻里鄉長程正俊等貴賓們,也拿起商品一起為工坊走上伸展台,獲得滿堂彩。

讓直覺去創作

同時間在DIY場地中還有法拉撒手作坊的DIY體驗活動,由工藝師馬秋親自示範只用一支刀片就可將隨處可見的鳳凰木果實搖身一變,成為獨一無二、專屬於你的作品,這場DIY體驗活動連兆凱木雕工作室的工藝師邱馮廣田也躍躍欲試。工藝師馬秋是個乾脆的人,看世界的視野及觀念總是跟其他人不太一樣,在DIY體驗當中似乎可以理解馬秋的生活理念「不需要想太多,只要順著直覺。」,我正專注於手上正刻畫到一半的作品,後頭傳來馬秋的聲音說:「哎唷!有想要去流浪的味道喔!」。原來,作品還可以反映出內心的聲音啊!

第二場DIY體驗活動是由梅花山藝文工作坊的工藝師黃美花教各位學員編結手環,由傳統阿美族編結技法,轉化為時尚又實用的商品是工藝師黃美花的專長,且在坊間也早已享有高人氣,擄獲了眾多女性的喜愛。梅花山藝文工作坊的DIY體驗活動自然是聚集了許多女性的參與,但也出乎意料的出現了阿美族青年的身影。

跟著美花老師的動作及口訣,一個交叉、兩個交叉,真是不容易。美花老師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的重複示範,還是聽到不少學員的求救聲。原本這些編環是使用竹編、藤編的,但因這些素材已不易取得,因此美花老師將傳統編結技法與現代素材結合,一抽一拉間感受到美花老師心細如絲,這是美花老師對文化傳承的表現。

結束了第一天兩場的DIY體驗活動,回到人潮已散去的展場中,看見工藝師們正排排坐在場中央,原來是展場內58吋電視中正在首映「亮點工坊紀錄片-完整版17分鐘」,影片播了一遍又一遍,工藝師們還是認真的盯著電視螢幕,看過一遍又一遍。

骨折都要來玩

第二天第一場的DIY體驗活動在當日下午一點半時,由「陶甕的故鄉-拉灣工作坊」工藝師麥承山及「奧林工作室」的工藝師孫沙秀英兩位資深的陶藝老師帶領大家進入「陶的世界」,不論是路過的遊客或是參展的工藝師們,甚至連左手骨折的小朋友全都玩得不亦樂乎,每個人對眼前的陶土又是揉又是捏的,孫媽媽說著一口標準的「原住民國語」告訴大家製作漂亮陶珠的訣竅,麥老師則領著大家將手中的陶土一樣一樣的做出自己的陶盤。

雖然現場並無完整的設備能及時將大家的作品完成,必須由兩位工藝師帶回工坊中處理,但是並未影響大家對自己作品的用心程度。

第二場DIY體驗活動是「達尼芙工坊」工藝師胡淑玲所提供,在場的遊客們也很踴躍的參與,淑玲老師帶著所有學員一針一線的縫製DIY零錢包。「達尼芙工坊」的淑玲老師,平常除了接製作傳統服飾的訂單外,還常常會靈機一動,做出許多創意商品,像這次的旗艦商品是「打耳書套」,書套上使用了布農族傳統年曆的圖文,擷取出打耳祭的時期,內附2013年的年曆搭配書套販售,也是一種現代與傳統的巧妙結合。

將近黃昏時分,才開始當日最後一場DIY活動,是由玩線的「阿布斯傳統服飾工作室」工藝師邱春女,利用色線轉出簡單的繩編手環,帶大家體驗「玩線」的樂趣。作法非常的簡單,只需選出兩種喜愛的色線各三條,分別拿在左右手後,利用大拇指及食指將色線逆時針旋轉,然後兩手交換後再重複一樣的動作,不到5分鐘便可完成一條手作的繩編手環,真是簡單又好看。

亮點同窗畢業

活動第三天,同樣也準時在下午1點將展場鐵門拉起,天氣也如同前兩天一樣是個大晴天。下午兩點半時進行了最後一場的DIY體驗活動,是由大武鄉笆札筏文化發展協會的「笆札筏布工坊」教製作大家簡單實用的束口袋。「笆札筏」就是大武鄉的大鳥村,是曾經被八八風災重創過的部落,但靠著部落強大的凝聚力及天生的樂觀,不僅走過了低潮期還發展出「笆札筏布工坊」,提供部落婦女就業的機會。

活動的最後一晚,大家收拾好各自的商品後,圍成一圈討論著要一起從達仁鄉到海端鄉,看看個別的成果,屬於亮點工坊的畢業之旅……

擔任亮點工坊專案執行的這8個多月來,從工藝師的眼中看見了12種世界,體會到12種不同的生活色彩。他們用了將近一輩子的時間專注於眼前的素材,更用自己的方式來保留傳承傳統手工藝。

雖然「漂亮TAPAU亮點工坊文創展售活動」結束了,但3月16日起在台東豐年機場的原住民藝文展區中,還設有「漂亮TAPAU亮點工坊靜態展」,若您有經過台東也可前往參觀,當然也可親自到12間亮點工坊中,由12位工藝師親自為您訴說關於他們的故事。(社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專案執行)

骨折的小朋友也來參與DIY活動。(圖文/原促會)

學員開心展示DIY成品。(圖文/原促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