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低溫療法 減少腦部缺氧風險

台灣好新聞/ 2013.03.21 00:00
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美國新生兒醫學會在2010年開始,將低溫療法列入新生兒急救規章,目前已經有統計資料指出,低溫療法對於中重度的缺氧性病變,可以降低超百分之二十的風險,大幅降低了病患在急救過程所導致的缺氧傷害。

圖說:榮總新生兒科主治醫師曹佩真表示,歐美國家中所發生的中重度缺氧病變案例中,採用低溫療法做為輔助措施的病患,與沒有採用的進行比較,缺氧的損傷風險從百分之六十大幅降到百分之四十。

根據以往諸多案例顯示,臨床上經常可以看到病患,因為大腦或是心血管疾病,導致病變發生時的腦部缺氧,經過急救後雖然救回一命,但是急救之後卻也因為原先缺氧的細胞,在恢復活動後,受到損傷而導致病患的行為能力受到嚴重傷害,不是成為植物人,就是必須長期臥床,不論是病患或是家屬的生活品質都到極大的影響。

曾經運用低溫療法配合葉克膜,成功搶救車禍患者生命,並完全恢復的台北榮總,在引進低溫療法之後,已經讓許多病患因為受惠於這項新的醫療技術,不但治好了原先的疾病,也免除掉手術上的風險。

榮總新生兒科主治醫師曹佩真表示,以往大部份的支持性療法,無非是在急救的過程中,依靠點滴或降腦壓的藥物,使病人的細胞活動力降低,藉此來讓醫療人員進行急救的過程中,降低病患的出血或是其他後遺症的發生,但是卻不能阻止腦細胞的死亡;因此當急救完成後,造成人是救回來了,但卻也發生了不可挽回的損傷,而低溫療法的運用,正好就是來補足這個缺憾的。

曹佩真說,低溫療法的形式有許多種,目前最常用的就是導熱貼片,它可以使病人的體溫保持在32到34度C的情況下,接受醫療團隊的治療,是一種非侵入式療法。這種導熱貼片的使用必須搭配專用的儀器,它是運用貼片上的水銀膠,模擬人體在水中的感受,使身體達到降溫的作用。因為人體在水中時,溫度的降低最快,但是卻無法在水中執行急救,因此只有依靠這一類的貼片,來讓醫療團隊可以在病患局部或全部低體溫中來搶救生命。

曹佩真指出,低溫療法之前都是運用在成年病患身上,但是美國新生兒醫學會在2010年開始,也將它列入新生兒急救的規章中。一旦新生兒在出生時,發生呼吸窘迫、缺氧或是腦部病變時,都必須採用這項輔助性的治療方法,來降低新生兒因為上述疾病所發生的細胞缺氧而導致的後遺症。

曹佩真強調,雖然國內並沒有相關的規章來規定醫療院所對新生兒的急救措施,但是美國新生兒醫學會的規定,通常都會受到國際上專業醫療機構所共同認可。因此國內的醫療院所也準備跟進這項規範。而根據統計,在歐美國家中所發生的中重度缺氧病變案例中,採用低溫療法做為輔助措施的病患,與沒有採用的進行比較,缺氧的損傷風險從百分之六十大幅降到百分之四十,顯示這項技術,對於病患的確有很大的幫助。

更多:台灣好新聞:http://yam.taiwanhot.net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