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颱風假 國慶晚會 張友驊

立報犇報聯播:休想當官又發財(1)

立報/立報犇報聯播 2013.03.13 00:00
休想當官又發財--中國大陸邁入反腐新階段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共十八大掀起反腐敗風暴  【本報綜合報導】據新華社消息,2012年12月黑龍江省雙城市人大代表孫德江因違規處置國有資産被停止其人大代表資格,並免去市工業總公司總經理職務。這是繼重慶的雷政富63小時落馬和廣東40天查處5名官員之後,又一次反腐新動作。    部分大陸網民留言表示:「嚴懲腐敗,大快人心」。此前結束的中共十八大報告中,用「亡黨亡國」來警示腐敗問題的嚴重性,甚至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當選後的首次記者會中,更以「打鐵還需自身硬」來表露反腐決心。 不難發現,大陸這一波反腐動作透過網路舉報推動紀檢部門調查處理,已經成爲反腐的一個新特點「網路反腐是公民參與反腐的重要途徑,政府與網民形成了良性互動。」專家強調,只有人民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網路表達是社情民意的一部分,但並不是全部,如何去僞存真、順適民意推動反腐,是考驗也是挑戰。 一些舉報人士擔心,自己身單力薄,一封實名舉報信沒有回音不要緊,可能要面臨遭受打擊報復的危險,所以有的人不惜公開到網路上,寧願承擔損毀自身名譽的風險。 「這好比走山路,如果高速公路暢通,不會有人願意涉險。」有專家直言,網路反腐案件的迅速增多,在一定意義上表明反腐的渠道還不夠暢通。可以肯定的是,群衆的支援是反腐成功的重要要素,民意表達會越來越受到重視。 有專家表示「民意倒逼」的被動式反腐不該成爲常態,反腐要「懲防結合」,在「防」字上大做文章,實現從被動反腐到主動防腐的轉變。「有人打比方,不是幹部掉進坑裡,我們把他抓起來,而是在他掉進去之前,把坑填平。」 不過,大陸多位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紛紛表示,反腐敗的當務之急是如何「找準可下手的部位」,不能一味搞「運動式反腐」。 有專家提出,公職人員家庭財産申報和公告制度是防範腐敗的一項基礎性工程,應制定相關法律,明確相關制度,避免反腐流於形式。 反腐的體制是否科學有效,是推動反腐最直接的因素。新加坡和香港最終以反腐體制改革扭轉局面,以貪污調查局和廉政公署替代之前的反貪機構,實現高度廉潔值得借鏡。廣東試點財産公開制度引發中國大陸社會強烈關注 2012年底廣東省將推動領導幹部家庭財産公開制度試點,引發了大陸媒體與社會的強烈關注。因為,公開政府官員財産通常被認爲是國際通行的「反腐利器」。根據新華社消息,湖南瀏陽、浙江慈溪等地近年來也相繼自主試行財産公開。根據中共制定的《從嚴治黨五年行動計劃》的要求,廣東省將分別在粵北和珠三角地區各選擇一個縣、區,開展領導幹部家庭財産申報並在一定範圍公示的試點工作,2014年前完成試點,並逐步推開。同時,《行動計劃》要求從2013年起,推行考察物件廉政報告制度,在接受組織考察時,要如實填報個人家庭財産、投資經商、廉潔從政等情況,並以適當方式在談話物件中公開。「只要發現有不如實申報問題的,一律先停職再調查。」廣東試點領導幹部財産公開,彰顯了反腐的決心和力度,回應了公衆期盼,又一次爲改革樹起了一面旗幟。同以往的試點相比,本次試點具有三個鮮明特徵:試點不再是一區一市憑藉一己之力地展開,而是由省委有計劃地部署推進;從「申報」走向「公開」;明確試點完成後,逐步推開。 事實上,施行任何一項制度,都必須具備一定的基礎條件。據廣東省政府公開的資料顯示,過去幾年廣東省已逐步建成了個人房産、銀行、證券、出入境等資訊系統,爲此次財産公開制度的試行提供了基礎。廣州市紀委監察局根據廣東省紀委的統一部署,著手整合公安、工商、國土房管、稅務等部門資訊資源,建設預防腐敗資訊系統。這套系統的作用在於搭建資訊共用平臺,可提高資料資源的利用效率,加強資料的智慧比對和篩查功能,從中發現反腐工作線索。 例如,被大陸媒體諷刺爲「房叔」的廣州市城管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個人房産在網上曝光之後,大陸紀檢部門只用了半天時間,就核實到了「擁有21套房産,卻只申報兩套」。 專家表示,財産公開並非「一報了之」,還應分爲審核、公告、懲治三個環節。首先可在同級幹部當中進行內部公開,利用同級幹部相互競爭、相互監督的作用,其次才是在更大範圍上的公開,形成立體化的監督網路。比如,在新加坡等地,公民持有效證件就可在官員財産公開的網路上查詢資訊。 如果只申報不公開、不核查,申報就容易變成「盲人的眼睛、聾子的耳朵」。公開的範圍越大,發現腐敗的機率越高,對腐敗分子的心理震懾越強。即使完全公開條件暫時不成熟,目前完全可以做到的是:官員申報之後進行抽查,紀檢部門哪怕每年抽取5%的申報材料進行核查,與房産、銀行、證券、出入境等系統進行比對,對腐敗分子也是一個巨大的震懾。 與此同時,爲防止官員「裸官」,廣東省在2012年也制定了相關規定:對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者,原則上不得擔任黨政正職和重要的領導職務。 距離1987年中國大陸首次提出領導幹部財産申報制度,至今已有20多年過去了,但財産公開始終未明確列入中國大陸的法律和地方法規。有專家認爲,大陸應儘快通過立法層面推動財産公開制度固定化,爲官員「曬家產」提供法律依據和制度保障,才能避免試點半途而廢。財産公開的一個重要意義在於讓領導幹部形成接受制度管理、敬畏制度管理的心態,這種心態久而久之會演變爲廉政文化。依靠制度建設去營造反腐倡廉的軟環境,才能在幹部隊伍中積蓄源源不斷的正能量。(新華社)========================你喜歡這期犇報的內容嗎?犇報是一份以提供兩岸就學、就業、民間交流,以及關注兩岸最新發展動向為主要內容的專業報,目前全省發行量達2萬2千份,期待你將這份用心與好讀的報紙推薦給你的朋友們,也歡迎富有兩岸交流經驗的朋友投稿。兩岸犇報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兩岸犇報部落格:http://chaiwanbenpost.blogspot.com/FACEBOOK犇報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