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5月二度來台 烏克蘭女力 撩撥千年班多拉

中時電子報/汪宜儒/台北報導 2013.03.13 00:00
來自烏克蘭的班多拉魔弦藝術團,清一色女團員的美麗陣容將懷抱千年古樂器班多拉,為台灣帶來悠揚宛轉的特殊樂音。二度來台的班多拉魔弦藝術團這次在台演出包含烏克蘭傳統民謠、宗教樂曲,還有電影《秋水伊人》與音樂劇《貓》的配樂。  班多拉是烏克蘭現存最古老的撥弦樂器,從西元六世紀就有記載,琴弦多達六十三條,音色近似大鍵琴,明朗清脆也幽婉動聽。特別的是,班多拉擁有五個八度的完整音階,能夠輕易轉調,是擁有獨立演奏能力的樂器。  只是班多拉重達七公斤,彈奏者必須坐著懷抱,手指裝上甲片才能演奏。此外,由於班多拉的琴弦多,每次演出前都需要預留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調音,一般人若想學會彈奏,至少得經過十年的訓練。  班多拉是烏克蘭傳統舞蹈的伴奏樂器,盛行於十五至十八世紀,樂師往往一邊彈奏班多拉,一邊唱誦讚揚民族國家的樂曲。  在民間,班多拉也用以彈奏諷刺時政、抒發生活感懷的小調。因此,班多拉被視為代表烏克蘭精神的民族樂器,在史達林統治的時代,為了抑制烏克蘭的民族意識,曾刻意打壓班多拉的流行與演奏。  班多拉魔弦藝術團成軍於一九九四年,由瓦塔曼育(Nadiya Vatamanyuk)創立,是烏克蘭文化部認列的烏克蘭國家團隊。烏克蘭雖有許多演奏班多拉的樂團,但班多拉魔弦藝術團以清一色的女樂手陣容聞名,團員平均年齡十六到廿二歲,主要演奏並演唱傳統民謠,並隨巡演各地的需求加入宗教歌曲與電影主題曲。  班多拉魔弦藝術團五月十五日在彰化員林演藝廳、十六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兩廳院售票系統及7-ELEVEN ibon售票,詳情可恰傳大藝術(○二)二七七一五六七六。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