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停種檳榔 豐富生態重回土地

立報/本報訊 2013.03.12 00:00
【記者黃文鈴台北報導】多多種樹真的對大自然好嗎?地球公民基金會在植樹節這天召開記者會,呼籲自然復育比人工造林更符合大自然法則,更能維護國土保安。在嘉義縣中埔鄉復育一片8公頃次生林的曹榮旭現身說法,指出土地經過20多年休養生息後,原本光禿單調的檳榔園,已經成為上百種樹木、34種鳥類的棲息地,他說:「這比每年150萬元的檳榔園收入還要值得。」▼中埔深坑「鹿角埤生態園區」地主曹榮旭(右2)分享如何將「檳榔園」自然復育成「二十年次生林」的過程。 (圖文/姜林佑)曹榮旭世居中埔鄉深坑村,自小家族便仰賴已栽種40餘年的檳榔園維生,帶來穩定經濟收入。民國73年,他接掌這片山坡地後,尋思:「以後我的小孩也要靠這片檳榔園維生嗎?」他回憶小時候後山有片美麗的原始林,棲息著眾多動物,反觀檳榔園裡連鳥類都很少見。於是他決定讓這片土地休養生息,「不要理它,就是最好的做法。」一開始,曹榮旭夫婦的做法遭受家族和鄰居指責,「為什麼好好的檳榔不收成?荒廢了多可惜、多浪費。」一直到復育第6年,次生林慢慢長出來了。山黃麻、香楠、構樹等樹種逐漸豐富了原本檳榔園的單一林相,如今「鹿角埤生態園區」已成為一片蓊鬱的次生林,五色鳥、大冠鷲、白尾八哥成為常客,許多國小也會來此進行自然生態教學。不僅如此,曹榮旭觀察,近年台灣大雨不斷,落雨量不斷攀升,但鹿角埤生態園區裡的埤塘即使遇到下大雨,濁度也不會提高,因為這裡從高大的喬木到地上的植被有好幾層,維持了良好的水土保持。他想藉此成果,作為減少極端氣候對台灣衝擊的另類做法。曹榮旭建議環保署每年徵收空污費、水污費等高額罰款,若能提撥部分獎勵實施自然復育的民眾,必能起相當的鼓舞作用。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