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部落新聞眼:無意識間流露的刻板印象

立報/本報訊 2013.03.06 00:00
有一次我在中國大陸四川的西南民族大學講課,台下1百多位同學分別來自20多個不同的少數民族。這堂課是介紹台灣原住民的文化、社會與生活,我就說明原住民的狩獵文化,有人好奇地問道:他們都獵些什麼野生動物?我就說有山豬、山羌、飛鼠等等,還特別解釋山羌是鹿科一種。接著我就笑說:不過羌族的同學不要擔心,你們來台灣還是很安全的。後來我批閱他們繳交的期末報告,題目中有一項是請他們表達對於這門課的心得和建議,其中一位同學非常客氣而委婉地寫道:當老師在講到山羌時,如果不來句「羌族同學還是很安全」的玩笑話,我想會更好。這段話對我不啻當頭棒喝,我自以為幽默的笑話,卻讓羌族的同學產生不愉快的感覺。我長年呼籲媒體應該注意的族群言論尺度和敏感議題,自己卻也犯了同樣的錯誤,這個經驗讓我汗顏不已,想到都覺得羞愧。一個社會對於某特定族群的觀感和對待態度,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間必然經歷過歷史事件的累積和社會意識的建構過程,因而產生某種偏向,甚或造成刻板印象或是成見。另外一位同學說了個故事,在大學中有一位內蒙古同學,經常被同學問道:「你們是不是騎馬上學啊?」他每次都要跟人解釋很久。一段時間之後,有人再問他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成為:「嗯,我們不光騎馬上學,上課的時候老師在黑板上出個題目要我們選ABCD,我們都是射箭射中選答案的。」這個故事反應出大陸地區多數的漢人,對於少數民族的了解是相對貧乏的。這位同學說,對於少數民族能歌善舞、習俗眾多的印象,其實是長期被媒體誤導了,有些真相被「無意識」的遮蔽了,媒體並沒有呈現那些歌舞和習俗背後的東西。確實,媒體對於建構社會真實有其長期浸濡的效果,正因為如此,我們對於媒體在報導民族相關新聞時,要求和期待也就特別高,甚至到一個形容詞彙都必須斟酌再三、仔細推敲,以免造成有負面的影響。當媒體呈現不當的內容時,也會第一時間提出反映和修正意見,避免負面的印象持續擴散。過去的《大學生了沒》節目笑話事件、榜仔事件、司馬庫斯山老鼠報導事件等等新聞出現時,原住民社群第一時間就提出異議,其用意就是不斷地提醒媒體,在處理族群議題時必須更為謹慎。然而,這種提醒都僅能針對形諸文字和媒體表現的部分,真正最核心要面對的,還是這些媒體表現所反映的社會集體意識。社會主流對於少數族群的刻板印象、偏見、甚至是歧視,還是無所不在地隱藏在人們的心中,不時地在生活各個場域中流露出來,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整個社會。台灣要成為一個多元文化社會,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遙遠、要做的努力還很多。包括我自己在內。(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