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專訪長榮集團發言人 聶國維:擁雙重文化 就是我們要的人才

立報/本報訊 2013.03.05 00:00
■ 佐渡守2010年終,《四方報》搭上長榮航空,讓往來國際航班上的東南亞旅人,得以透過《四方報》了解同胞在台灣的生活真貌。如今,長榮航空將把友善的橋架得更遠,2013年起,進一步贊助「外婆橋計畫」,準備搭載東南亞的女兒與外孫飛回千里之外的娘家。長榮航空內部尊稱「聶公」的執行長聶國維,是玉成此事的推手。對於《四方報》草創初期的篳路藍縷,聶國維默默看在眼裡,他說:「過去東南亞新住民像一盤散沙,社會不知道她們身在何處,《四方報》提供溝通管道,將新住民凝聚在一起,讓她們被看見。現在包括政黨在內的許多團體,都想藉《四方報》對新住民表示善意,這代表《四方報》的成功。」因為工作的關係,聶國維很早就周遊列國。20幾年前,他也曾被當作「外勞」,那段海外經歷讓他感觸良多。他說:「當年我奉派到英國,對當地人來說,無論你語言再好,都是個外來者,沒辦法讓每個人都接受與歡迎你。」聶國維記得清清楚楚,當年他持工作證到英國,海關不客氣地問他:「為什麼要來英國工作?」一副要防他來搶工作的樣子。聶國維有點生氣,心想,我在台灣過得好好的,我也不想來啊!聶國維回答:「公司派我來拓展業務,之後我會面試很多英國人,你歡迎不歡迎我?」當年台灣錢淹腳目,受到各國歡迎,但即便如此,聶國維還是經歷到了被排擠的不舒服。觀察在台灣的外籍勞工,聶國維覺得他們都很認命、很願意做事:「外籍勞工來台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好好賺錢然後回鄉,不想節外生枝,更不想惹事生非。這其實也是老闆們的共識,只要能讓生產線穩定運作,業主會格外珍惜這樣的勞動力。」目前台灣的教育政策,使年輕人只想做白領工作,聶國維轉達一些企業主的無奈:「但工廠裡單調的、基本的勞動還是要有人做啊!怎麼辦?只能外求了。」新住民二代 國家新實力對於新住民移入台灣,聶國維認為這是不可能回頭的進行式,雖然新住民的中文能力不夠,但母國語言能力遠遠超越台灣人,何不好好發揮?也應該讓第二代小朋友同時承續父母兩邊的文化思想和語言,將來會是人才,也是國家新實力。聶國維說:「以長榮航空來說,中英文OK之外,Local語言也要OK,Local的知識豐富,就是我們要的人才,不用煩惱找不到工作。所以,如果新住民的小朋友語言能力好,不管在台灣、或到媽媽的原居住地,優勢都遠大於其他人,也會為台灣帶來莫大的助力。」眼看東協國家現在這麼強勢,聶國維呼籲政府,為了台灣跟東協國家的發展,應積極重視新住民二代的培養,新二代血濃於水,人不親土親,去了一切都好談。而新住民也不要對原生的語言文化妄自菲薄,對自己要有信心。▲聶國維呼籲政府,為了台灣跟東協國家的發展,應積極重視新住民二代的培養。(圖/張正 文/佐渡守)外配撐起一片天 許多新住民嫁進台灣的弱勢家庭,當家庭發生變故時,責任往往都落在她們身上。聶國維說:「台灣女人願意做這些事情嗎?有辦法把這些做好嗎?會這麼任勞任怨嗎?如果沒有這些外配,台灣這一塊就垮掉了。台灣真的要謝謝人家!若再用歧視的眼光看待她們,只能用『糟蹋人』三個字來形容了!」對於生計困難的新住民家庭,長榮集團的張榮發基金會每年提供大約1千5百萬元的協助。聶國維說:「我們要幫助她們走過艱難的過渡期,否則,我們怎麼有資格期待她們替台灣社會貢獻什麼呢?」▲興南國小校長李春芳(右一)與四方報合作,鼓勵興南國小老師鄭秀麗(後排左一)與三年級謝佩玲(前排右)、二年級謝旺儒(前排左)一起回越南外婆家居住20天,認識媽媽出生長大的地方,對越南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圖文/楊萬雲)觀光局對外宣傳形容「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聶國維說:「我發現台灣人的友善是有選擇性的,對新住民時,愛心就出不來。其實以我的經驗,當我對新住民或移工問候一下或請教時,他們都非常熱情。」聶國維勉勵弱勢新住民家庭的小朋友:「在基因學上,混血兒是很優秀的,擁有雙重文化,是很好的起跑點。你可以把今天的挫折當成明天的經驗,在不久的將來,把這個經驗化為力量,幫助更多跟你一樣的小朋友。」聶國維,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畢,現職長榮集團廣報執行長暨發言人,負責長榮集團企業形象、廣告宣傳、公益活動等業務,多次獲得觀光記者聯誼會「最佳公關」、「最佳危機處理」、及公共關係基金會「優異公關經理人」等獎項,並獲選世新大學第三屆傑出校友,現為世新大學校友會總會理事長。小檔案:張榮發基金會長榮集團於1985年成立張榮發基金會,展開關懷社會與照顧弱勢的行動。2009年於台灣各處成立8個訪視點,與當地警局、社服單位保持密切聯繫,以專案方式扶助弱勢家庭,包括生活扶助金、職業訓練,直到受助者得以自力更生為止才放手。張榮發基金會總執行長鍾德美表示:「幫助不該是漫無節制的,最重要是希望有一天他們能靠自己力量站起來,受助者站不起來,就看不到未來,也會喪失尊嚴,這就是我們基金會的思考邏輯。」▲「幫助不該漫無節制的,最重要是有天他們要能靠自己力量站起來。」張榮發基金會總執行長鍾德美表示,這就是基金會的思考邏輯。(圖/張正 文/佐渡守)受助家庭中,有不少新住民家庭,例如高雄開計程車的張先生,老夫少妻幼子,先生中風癱瘓、又罹癌、痛風、褥瘡,生活陷入困境。又如台中黃女士,6年前喪偶,需獨力扶養一子與年邁公婆,卻因意外偏癱,遭公婆趕出。鍾德美說:「發生急難時,外配通常要撐起家庭經濟,我們鼓勵外配去接受政府的職業訓練,同時,基金會則補助該家庭經濟上的需要,讓外配可以安心上課,協助她們學成之後找到工作。」另外,基金會也鼓勵新住民發揮現有專長,鍾德美說:「有位外配姊妹很會包水餃,剛開始時,包水餃的收入無法支撐家庭開支,現在銷路很好了,包括我們基金會的團購都買她的水餃。總而言之,就是鼓勵她們自力更生,未來才有希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