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nba 天氣 mlb

種香菇熱潮!「隧道式堆肥」新技術 雞腿菇提高3成產量

NOWnews/ 2013.03.04 00:00
記者彭夢竺/台北報導

還記得前陣子超夯的「辦公室種香菇」熱潮嗎?只要每天澆澆水,7-20天後就可長出一堆香菇,這股熱潮甚至發展成新春伴手賀禮,網路上超級熱銷。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近日也開發出菇類堆肥的新技術,用「隧道式堆肥」的方式,讓洋菇、雞腿菇與巴西蘑菇等菇類,成功在室內發酵,預估可提高產量20至30%,每年增加30多萬元收益。

農試所表示,這種新堆肥技術每次使用5噸的乾稻草做堆肥原料,栽培洋菇可增加近6萬元收益,若一年栽培5次,每年預估增加30多萬元收益,若是應用在高級菇類,像是紫丁香蘑與雞腿菇,每噸堆肥可生產新鮮紫丁香蘑175公斤與雞腿菇190公斤,比傳統技術提高產量20至30%。

台灣新鮮菇類年產量大約14萬公噸,年產值超過新台幣88億元。其中,多種菇類都需要以堆肥方式進行栽培,不過,傳統堆肥製作發酵模式非常耗工,每次至少要4至8位人工,又會有菇類堆肥產量低、品質參差不齊、致病蟲害多又易產生惡臭等問題。

農試所指出,新發酵方法以室內環境進行發酵,在添加有機添加物後,藉由溫度與空氣的控制,只需2人就可掌控發酵狀態。此外,又有縮短製作時間、提高堆肥品質、降低空氣污染與穩定產量等優點,可將稻草、蔗渣等大宗農業廢棄物變成黃金,不但提供菇類堆肥材料,也解決焚燒稻草問題,有助環保。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