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看問題/兩岸已建溝通管道 不需連戰的脫序演出

NOWnews/ 2013.03.01 00:00
記者陳思豪/分析報導

連戰回來了,4天的訪中行程,他給台灣民眾留下的,又是一陣驚訝、錯愕與感嘆,連戰認為,自己此行肩負歷史責任、兩岸發展、民族利益,但從台灣社會的氛圍與反應、媒體的新聞版面,甚至是馬政府的態度、在野黨的炮火,他都應該清楚認知,自己已不存在那樣的政治高度。

2005年4月首次訪中,連戰確實為兩岸開創了新局,在對峙的時空環境下,雙方找到緩衝的窗口,連戰替民進黨政府,與中國洽談了包機直航、農業交流等計劃,這也讓兩度在總統大選失利的他,找到了新的政治能量。

但隨著兩岸關係的改善,政府部門之間開始建立溝通管道,不論經貿、農業、食品等問題,都透過協議的簽署一一解決,這讓連戰「特殊的功能」開始式微。

就像吸食毒品一樣,連戰仍需要新的政治動能,這也讓他往後如脫韁野馬,一次次到中國進行脫序的演出。而他的發言,也越來越偏離台灣主流民意,越來越迎合對岸的胃口。

連戰這樣的表現,完全體現了「以黨領政」的意涵,這也是馬政府執政五年多來,兩岸政策最大的制肘。

檢視目前情況,除了政府體系外,還存在著另一套國共體系,不久前,另一位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訪中拋出「一國兩區」談話,就給台灣社會對兩岸政策、走向帶來混亂。

而馬政府無法有效切割,也難怪社會容易產生「密室政治」的疑慮。即便政府的兩岸政策內容可受公評、也經的起考驗,依舊會讓外界自然而然的對此打上一個大問號。特別是這些「退而不休」的黨政高層,不必接受任何監督和約束。

連戰這次訪中,能看到馬政府的切割動作,代表著一種進步,兩岸該以各種形式展開交流,但民間的交流與官方的交流,絕對有必要做清楚的切割。而連戰的談話,也當然無法代表全部甚至是多數、主流的台灣民意。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