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雄氣霸天下 17米北朝石頌來台

民生@報/陳小凌 2013.02.25 00:00
圖說:山東帶來的刻經拓片展覽現場。陳小凌/攝影。

【文/陳小凌】許多人去山東免不了要瞻仰摩崖石刻,現在你不必親臨山東,山東石刻藝術博物館帶來13幅聞名於世的刻經拓片來台,今天起至3月3日在台北紅館舉行「山東佛教刻經拓片展」,展示北朝巨作,包括幅寬22米的泰山經石峪刻經拓片、高達17米的鐵山《石頌》、東平洪頂山《大空王佛》等經典作品,讓喜歡碑帖的民眾細細品賞。

山東地區遺存的古代石刻藝術品,在全中國佔有重要地位,其中秦漢碑刻、漢畫像石、北朝摩崖刻經不僅數量多,內容豐富,而且歷史、藝術價值極高,是民族文化遺產的瑰寶。

山東省文化廳徐向紅與山東石刻藝術博物館館長管國志都親臨開幕現場。展覽以山東刻經為主要內容,展出北朝佛教摩崖刻經拓片。摩崖刻經盛行於北朝佛教勃興時,雄逸高古,氣勢恢宏,後世尊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不論在隸書的推陳出新上,在大字榜書氣勢的探討上,還是在「玄」、「儒」審美情趣的追求上,都取得很高的成就。鐵山《石頌》中「精跨羲誕,妙越英繇」的讚語,實不為過。

晚清學者曾指出,北朝書法有三大寶庫:一為龍門造像,一為雲峰刻石,一為鄒縣(今鄒城)四山刻經。三寶有兩處在山東境內,足見山東古代石刻藝術作品地位之高。

管國志說:分佈在萊州市的雲峰山、大基山,平度市的天柱山和青州市的玲瓏山上的雲峰群刻,共有北魏北齊作品45種,內容體裁豐富多樣,書風篆勢分韻草情畢具,是中國書法史上難得的珍品。主持書寫和鐫刻這些刻石的鄭道昭,被奉尊為北朝書聖,與王羲之並駕齊軀。

鐫刻始於北齊北周時期,分佈在濟南千佛山黃石崖等20餘座山上,不僅體裁多樣,書風亦隸亦楷,特點鮮明突出,且又襯之以山林峭壁、流水鐘聲,作品不僅與大自然結合在一起,還與佛教義理融為一體,堪稱一絕。

山東古代石刻前後延續達2200多年。有的為帝王親制,有的出自重臣或名流之手,大都文辭優美,書體高雅,製作精巧,體現了民族文化發展的歷史面貌。石刻所記事件,大都能與歷史記載相印證或補史之闕,而且與山東古代社會的興衰變遷有關。從其藝術構思看,有的點題意境,有的借景寓情,構思巧妙;從藝術風格看,有的順石勢而飛舞,有的隨山勢而奔騰,有的灑脫飄逸,有的端莊嚴肅,洋洋大觀。

從雕刻技法探究,有陰線刻、凹面線刻、減地平面線刻、淺浮雕、高浮雕、透雕等刻法,構圖方式靈活;就其書體而論,真、草、隸、篆,各體具備,歐、柳、顏、趙,應有盡有。山東的古代石刻以其雄氣而霸天下,以其奇美而驚世界,堪稱「氣魄、宏偉、深沉」。展覽由台北市文化藝術促進協會與山東石刻藝術博物館主辦。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