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行動世界夾殺 戴爾下市求生

自由時報/ 2013.02.18 00:00
編譯楊芙宜/特譯

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規模融資併購案(leveraged buyout)發生在美國個人電腦(PC)大廠戴爾公司(Dell),戴爾2月5日宣布決定公司下市,由執行長麥克戴爾與創投業者銀湖聯手斥資244億美元買回股票。戴爾下市私有化、試圖轉型為資訊服務業,反映當前PC產業在行動世界裡的處境艱難。

買回戴爾股票

根據戴爾聲明,麥克戴爾(Michael Dell)與銀湖(Silver Lake)私募股權公司將以每股13.65美元買回戴爾公司股票。參與這項交易的出資各方包括:麥克戴爾所持有16%股權與他的MSD資本公司提供現金、銀湖提供現金10億美元、微軟(Microsoft)提供貸款20億美元,以及由美銀美林、巴克萊、瑞士信貸、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籌組銀行團提供110億至120億美元債權融資。

這項交易還需獲得股東會同意,目前正進行45天的競購(go-shop)程序,其他有意併購者於此期間可開出更高價碼,各方預期交易可望於7月底前完成。

一旦順利完成,此交易將是2007年7月百仕通集團(Blackstone)以逾200億美元收購希爾頓旅館集團(Hilton)後的最大一宗融資併購案(LBO),並將結束戴爾24年公開上市、從大學宿舍快速躍升至全球PC業一哥的歷程。

學生宿舍發跡

戴爾被外界熟知的創業發跡在1984年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學生宿舍,創辦人麥克戴爾在宿舍房間成立PCs Limited電腦公司,銷售的組裝電腦建立在與IBM相容機型,隔年就生產出第一台自己設計的「旋風電腦」(Turbo PC),售價795美元,直銷出貨給客戶、依照每筆訂單需求客制化個人電腦,第一年營運毛利就超過7300萬美元。

1988年公司改名「戴爾」後,開始全球擴展業務,迄1992年被財富雜誌(Fortune)列入全球五百大企業,麥克戴爾從大學中輟生搖身一變成為史上最年輕的五百大企業執行長,年僅27歲。1997年至2004年為戴爾成長高峰期,並在PC產業激烈競爭下搶得競爭對手市占,1999年超越康柏電腦(Compaq)搶下全球PC業龍頭寶座,市值超越1000億美元。

戴爾為電腦低成本製造、直銷給企業與個人消費者的先驅,把辦公室龐大昂貴的機器轉變成家家戶戶買得起的設備,並讓消費者選擇自己想要的電腦組件。直到2000年代早期,戴爾被視為一種商業「創新」模式,打開網路客製化下單先例,與亞洲零組件供應商與製造商緊密合作、確保最低生產成本,也壓低了電腦平均售價。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國際數據資訊(IDC),一台電腦單價從1995年平均2000美元,一路滑落至2011年低於700美元。

未能變革轉型

然而,戴爾也像不少PC同業一樣,未跟上產業新一波大幅變革,從桌上型電腦、輕薄筆電轉向平板電腦、智慧手機等行動設備之際,順利調適轉型甚至創新。PC銷售量去年下滑3.5%,今年平板電腦銷量預期會超過筆記型電腦。

IDC分析師歐唐諾(Bob O’Donnell)指出,PC產業、特別是戴爾錯失的轉變是:未能從企業端轉向消費端來驅動各式電腦產品的成長,而「設計」這一塊更是落後的地方。

歐唐諾說,戴爾進入部分行動產品市場的時間算早,但往往涉足未深就縮手,從手機到平板電腦都是。戴爾2003年就推出DJ音樂檔案隨身聽,與蘋果iPod競爭,但2006年就退出市場;2009年推出輕薄筆電Adamo,盼激起消費者興趣,但2000美元的高貴售價使銷量有限;2010年6月推出的Streak智慧手機,隔年就中斷了。

歐唐諾分析,戴爾創新能力另一項限制,也是當初削減成本、更低價位的成功模式;當亞洲PC業者採取類似策略,戴爾獲利水準也跟著持續被壓低,等於是「向下沉淪的競爭」。

戴爾2006年被惠普(HP)打敗、失去全球PC銷售龍頭寶座,2011年再被聯想(Lenovo)擠下第二名,落居第三。根據市場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統計,戴爾2012年在PC市占率10.7%、3億5270萬台,出貨量減少12%,萎縮幅度為PC前五大製造商中最大。

私有化後,戴爾擬效法IBM,轉向專注擴張軟體、為大企業提供資訊服務的業務,盼能成為企業電腦領域全方位服務供應商,但公司高層仍避答是否可能分拆利潤低的PC業務。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