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深入虎穴 高輝曾舉家遷北京

中央社/ 2013.02.15 00:00
(中央社記者李淑華台北15日電)金門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高輝原任職調查局,如何從情治轉入學術,可溯自20年前舉家搬遷北京定居的故事說起。

高輝兼任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回溯20年前的他,還是一名調查局幹員,與學術領域看似兩條平行線。

當時擔任調查局第四處調查員,負責研究當時被稱為「匪情」的對岸情資。當年收集大陸資訊管道極少,多以報章雜誌為主,但高輝大膽倡議調查局架設「大耳朵」,每天定時收錄大陸新聞。這項建言豐富了對岸情資,堪稱一大創舉。

「20年前,全台灣看大陸電視節目最多的人,非我莫屬」。儘管如此,高輝仍不能滿足僅止於埋首文字、影像裡,總有「隔靴搔癢」之憾,因此萌生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念頭。

「我應該實際去大陸補強實務」。高輝內心發出吶喊,順利取得政大東亞研究所博士學位,同時也考取教育部出國留學的博士後研究獎學金。

當時任職調查局已有十載的他,深受長官賞識,破格拔擢出任科長,前景一片看好,但他卻選擇割捨,毅然決然辭去了這份「鐵飯碗」工作。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高輝說,兩岸冷戰幾十年,完全沒有接觸,「我們這一代對於中共的瞭解,簡直是斷代了」。 當時還不到40歲的他在太太支持下,吃了秤砣鐵了心,決定挺進大陸。

夫妻倆付諸行動,收拾細軟,一家四口舉家遷徙大陸北京定居。兩個兒子,分別就讀小學三年級、一年級,甚至還融入當地,進了大陸小學,與陸生一起讀書。

雖說前後僅歷程一學期,但在那4、5個月的光景,高輝的每一天過得充實,除北京外,也走訪天津、杭州、蒙古等大江南北,出席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座談、也深入訪談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穿梭北京大小胡同,販夫走卒、街坊鄰居、看診醫生、青年學者全都結交。廣結善緣的他,至今仍與許多大陸學者還有往來與聯繫。

結束大陸生活後,高輝一家人轉往美國,緊接著展開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研究所攻讀博士後研究。這一學年,他仍專攻大陸領域,尤其研究美國人如何研究中國大陸。

他說,當時美國正興起「中國熱」,研究中國是顯學。在美國,他結識許多到美國深造的東亞學者。

從大陸再到美國,繞了半個地球,闖蕩了一年半後,夫婦倆幾乎把十幾年來的積蓄花光。1994年返台時,高輝說,「買了新車、買了新家具,我們的存款是從0開始」。

儘管存款見底,但這一年半載累積豐富無形財富。「這些歷練,對我太重要了!」高輝說,返國後,當時的文化大學董事長張鏡湖聘任他到大陸研究所擔任副教授,從此一腳跨進學術界。

「我不敢說自己是大陸專家,但別人是不是?我一看就知道」。高輝說,回首20年前,到了北京,才知道對大陸的認知極少,讓他學會了謙卑,也更加體認到兩岸應互相瞭解。

20年後的今天,高輝建議台灣應有系統的、有結構性的、全面性的、深入地瞭解大陸。「兩岸應加強交流」,是他最深層的體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