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迷古典樂 法官從音樂品味人生

中央社/ 2013.02.14 00:00
(中央社記者黃意涵台北14日電)曾經參與ETC弊案等矚目案件審理的台灣高等法院審判長蔡新毅,自幼在長輩的啟蒙下接觸古典音樂,雖沒有走音樂的路,但在人生不同時期,從古典音樂中品出不同的況味與意境。

入學前住在彰化鄉下的蔡新毅,北上就學後曾被送至音樂班及延聘家教學習鋼琴,但他說,「鋼琴若要彈得好,每天必須花很多時間練習」,對當時年紀還小的他來說,寧可把時間拿來玩,所以琴藝進步有限,無疾而終。蔡新毅現在回想起來,懊悔表示,「年少不知珍惜學習的機會,沒能把琴學好,實在可惜。」

國、高中後,蔡新毅陸續接觸了許多不同類型的音樂,不管是流行音樂、電影配樂,校園民歌或是爵士樂等,都在聆聽範圍,但至今最常欣賞的音樂類型,依舊以中古時期至20世紀間的西洋古典音樂為主,並從比較同一作品的不同演奏錄音版本中,獲得不少樂趣。

「深入賞析古典音樂,需要透過學習」,蔡新毅說,對於不是以音樂為專業的愛樂者而言,雖然未必具備樂器演奏的能力,但若瞭解作品的背景、音樂家的生平、創作的動機、目的,及當時的社會人文環境等越充裕,獲得的感動及啟發也就越多。

「對於個別作品的喜好,其實是主觀的,往往會隨著時間與人生歷練而改變」。他舉例,年輕時聽莫札特的音樂,只留下曲風多半輕鬆愉快的印象,但現在聽起來卻深刻感受到,音樂家在歷經生活磨練、苦難後,仍能保持天真、純真,及留下充滿情感及優美作品的不易。

歷經種種挫折,看見人間諸多悲苦後,也才體會貝多芬縱使失聰,仍抱持崇高理想的可貴。蔡新毅說,聆聽、欣賞音樂不僅是一種休閒,也可以陪伴人們走過困頓,帶給人們希望與力量。

有些人認為古典音樂中的許多作品沒有歌詞,難以理解及接近,但蔡新毅說「這對我而言卻是好處」。因為沒有歌詞,反而不會受到歌詞詞義的拘束,限縮對於音樂旋律及內涵的感受,愛樂者不是只能依循作曲家的創作本意去了解作品,更可以隨著自己的心境、經驗、想像,自由詮釋曲意,或開放心靈地接受音樂的滌蕩。

蔡新毅感嘆說,許多古典音樂作品,規模宏大,例如馬勒及布魯克納等的交響曲,全曲聽畢,須費時1至數小時不等的時間,眼下日以繼夜、案牘勞形的審判工作,使得靜心聽完整首作品,成為奢求。

但是,蔡新毅依舊在家中一角布置聆聽室,「希望有朝一日,在公餘能有足夠的時間,心無旁騖聽完一些樂曲時間較長的作品」。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