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社論:火箭發射的效應被誇大了

立報/本報訊 2013.02.05 00:00
韓國在上個月底成功的用火箭將衛星發射升空,這項成就被解讀為韓國科技實力的象徵,也被看成是韓國為了與朝鮮在一個多月前成功發射火箭的成果互別苗頭的政治動作。再加上,射向太空的火箭,在技術上與彈道飛彈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引起各界高度的關注,認為東北亞的政治情勢將更為緊張。但是這其實是把火箭發射的表演效應,過度賦予了軍事、科技的意涵。火箭與中長程彈道飛彈的技術之間,雖然存在高度的近似性,因此具備火箭發射技術的國家通常也很接近彈道飛彈的發展門檻;然而,彈道飛彈最主要的缺陷在於精準度不佳,在冷戰時期,美英法蘇等核子俱樂部國家是在長程火箭上配備核子彈頭以彌補精準度的缺點。由於核子武器是國際政治的重大議題,通常還沒有進入軍事布署,各種負面的效應就已經開始集結。至於不具備核子武器的國家,為了要達成軍事的目的,就要在同一個目標上投射較多的飛彈來提高命中率,而這個做法,如果將飛彈備戰時的保養、定時汰換費用計算在內,將會造成沉重的軍事開支負擔。也就是在政治、財政等因素的影響下,從1980年代開始,西方對於軍事攻擊的操作,逐漸轉到衛星定位、無人飛機等精確打擊的武器系統上,聯合國在1990年代介入波士尼亞內戰,以及波灣戰爭、美國入侵伊拉克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就可以看到武器系統在攻擊能力、攻擊精準度上,已經有很大的進步,要摧毀一個目標,已經不需要動用到體積龐大、耗費大量資金的彈道飛彈,而這些從冷戰後期開始發展的武器系統,在攻擊的能力、耗費的預算,都要優於傳統的彈道飛彈。從軍事戰術、戰略的角度來看,彈道飛彈早就已經不是最重要的攻擊武器系統了。從科技的角度來看,火箭也並不是國家實力的代表。最典型的,就是美國在冷戰時期為了展現國力而與蘇聯進行太空競賽,於是將大筆的資源投入在相關技術的研發,在豐厚資金、光鮮亮麗形象的誘因之下,美國學術研究風氣開始朝向深奧、複雜的理論,至於產業直接需要的生產技術,則大幅度的從學界撤出,業界所需要的技術突破幾乎無法從學界獲得支援,以至於第一線的生產技術逐漸被日本等新興國家趕上,這是美國在生產領域逐漸喪失競爭力的遠因。大約20年前,只有國家才有能力發展出足以發射到太空的火箭、衛星,也只有國家級的太空機構才能承攬衛星的發射業務,當時,「能夠向太空發射火箭」確實是國力的象徵。然而,科技的發展已經開始讓火箭、衛星的門檻降低,接著就會打破政府在這個領域的壟斷地位。目前已經開始出現民間的火箭發射承包商,只需要解除法令的限制後,火箭發射就會成為一項商業活動;而各種在網路上以「揪團」的方式,在限定預算的狀況下進行跨國研發火箭的活動,也開始盛行,這類活動在初期是以學術社群為主,儘量採取現成、商業化的零組件,來進行火箭的組裝。近來則開始出現純粹以樂趣為主的社群集結,成員則大多是普通人。從這個趨勢來看,火箭已經不再是高科技的象徵,可以預見火箭的技術終將有通俗化、簡單化的一日,屆時,火箭將成為一種普通人集結起來,然後在市面上尋找現有的零組件,就能組裝成一具火箭。這種情形就像汽車科技在一百年內的發展。未來唯一會限制民間發展火箭技術的,不是技術、資金,而只有法令一項而已。在這樣的發展路徑來看,「發射火箭」不再等同於國力、科技實力的象徵,而是作為政治操作的一個籌碼。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