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印度女權 希望之火點燃

中央社/ 2013.02.02 00:00
印度達米妮之死系列報導之六(中央社記者何宏儒新德里特稿)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市中心的賈塔爾曼塔天文台公園廣場,一位陌生的中年婦人一看到中央社記者,就拉著記者到1棵大樹旁,手指樹下1口紙箱,口裡說著印地語,像要解釋什麼。

紙箱的1個側邊像是兩扇對開的門。婦人小心打開紙門,裡頭擺放1只手掌大的陶盆,盆緣點著小火。

旁人用英語解釋婦人的談話。1個月前,上千民眾在這個廣場悼念去年12月16日新德里巴士輪暴案的死者達米妮時,點燃這盞油燈。

儘管經歷北印度冬夜寒風,這盞「達米妮之火」在民眾悉心保護下,至今不曾熄滅。

媒體依法在報導這起輪暴案時,不用被害人的真名,而是使用多個化名,最後廣受採用的是達米妮(Damini),意思是「閃電」。

儘管印度全國和首都經常發生性侵案件,但這位醫學院物理治療系學生遭6人輪暴最後傷重不治的案件,深深撼動印度社會大眾,並引發印度罕見的性侵案抗議浪潮。

達米妮在12月29日不治,得年23歲,消息傳出當天,賈塔爾曼塔天文台公園廣場從早到晚都有自發性的集會,一方面表達哀傷和悼念,一方面要求當局嚴懲落網的嫌犯,並加強保護婦女。

事隔幾個星期,現場仍有數十名示威者和媒體記者徘徊不去,「還我們公道」的口號此起彼落。為達米妮示威的中產階級、白領專業人士和年輕學生怒吼要求改變,如今他們多數已經回家,但呼聲不會隨之平息。

那麼,達米妮之死,給印度帶來什麼改變?

律師古溫德(Gurvinder Pal Singh)為北印度哈雅納(Haryana)省一起女兒遭到強暴、母親被殺案件的被害家庭打官司。他告訴中央社記者,達米妮案帶來「社會革命」,也讓司法系統發生變革。

他指出,強暴案過去跟其他案件一起排隊等待審理,通常得花兩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審結。但最高法院已經下令,這類案件現在一律送速審法庭,而且要每天開庭審理。

另外,在東部的西孟加拉省(West Bengal)計畫成立65個員警全為女性的地方警局,處理侵犯女權的犯罪案件,其中10個警局已經開始運作。這個人口達9100多萬的省也將成立158個新的法庭,快速審理這類案件。

在北部的哈雅納省(Haryana)也有超過半數的11個縣成立速審法庭,審理針對女性的犯罪。

非政府組織「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庫瑪瑞(Ranjana Kumari)說:「達米妮案是改變的開端。事發當晚警察失職、大眾冷漠,事件的每個環節全部出錯,這震撼了印度人的良知。日復一日的抗議行動,讓我感受到民眾是真的關心,而且非常憤怒,才會強力要求修法和改善制度。」

達米妮出身普通家庭,但本案引發的示威活動參與者包括律師和其他白領專業人士。首都地區著名醫院麥丹塔醫療城(Medanta Medicity)的醫生強德(RajeshKumar Chand)已是賈塔爾曼塔天文台公園廣場的常客。

強德告訴中央社記者說:「我是兩個女兒的父親,我第1個想到的就是她們的安全。如果我感覺政府和社會無力保護她們,我就必須走上街頭。」

他並說,印度社會由男性掌握決策權,「所以你若希望有些改變、期待有什麼結果,男性就必須改變看待女性的方式,要自我教育並教育兒子。男性在推動社會改變方面扮演關鍵的角色。」

達米妮之死引發的示威活動不僅出現在首都地區,參與者也不限於印度本國人民。目前投身印度1個社會運動組織的台灣志工鄭欣娓,就在中部的馬德雅省(Madhya Pradesh)省會博帕爾(Bhopal)參與多場抗議集會。

她告訴中央社記者,達米妮事件在印度引發的社會運動,讓人想到16年前台灣在彭婉如命案後的婦女人權發展歷程。

她說:「當我看到印度的抗議浪潮,一方面為達米妮的遭遇難過,但也覺得好像有種希望慢慢在萌芽。至少現在在印度,婦女受歧視的問題已不再是1個明明大家都知道,卻沒人願意談的問題了。」

1996年11月30日發生在高雄的彭婉如命案曾引起全台震撼,婦運團體同年發起「1221女權火照夜路」大遊行,促使立法院通過「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催生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並促成「家暴防治法」、「性騷擾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在10年之內完成立法。

改變根深柢固父權結構談何容易?若認為印度女性處境將因達米妮之死而全面反轉,這顯然過度樂觀。但鄭欣娓說:「至少改變正在發生、希望之火已經點亮。台灣的『性別不平等指數』現居全球表現最好的第4、亞洲第1,想想我們花了多久時間,才走到這一步?」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