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庫巴之火:當部落變成「都市」

立報/本報訊 2013.01.31 00:00
■pasuya poiconü(浦忠成)日前阿里山鄒族的古老大社特富野、達邦族人為了1982年由鄉公所規劃的「山地都市計畫」和縣府主管處室產生爭議。這份32年前的計畫原是當時仍稱為「吳鳳鄉」的鄉公所所提出,而今經歷了賀伯颱風、921震災以及莫拉克風災等重大災害,當地的地形地貌已經產生極大的變化,因此嘉義縣政府想要針對計畫內容進行檢討,必要時得進行必要的修正,並在一定期限內公告。中央主管「都市計畫」的營建署認為計畫本來就應該定期檢討,並依據實際的狀況與需求提出計畫內容的調整。由於計畫閒置多年,這項老計畫是比較年輕的族人不能理解的,卻也突顯公部門與民眾缺乏溝通從而導致雙方的爭議。這件原由鄉公所規劃的「都市計畫」其產生是當時台灣社會高漲的開發主義所促成;這段時間阿里山公路、新中橫公路及曾文水庫陸續建設完成,而阿里山林森林遊樂區在此時吸引更多的遊客進入,因此鄉公所在試圖招引旅遊的商機,並爭取地方的建設資源的情況下,於是在高海拔的山區部落作出這樣的規劃。其規劃內容有道路、公園、保護區、行政區、商業區、住宅區、停車場、屠宰場等,一看就是仿擬平地都市的分區規劃,也就是過去「山地平地化」的政策思維的延伸。具體的例子就是各有一條寬約8米的道路直接開入兩大社內,為了要讓這條路,不僅家屋地基要退縮,連大社文化、宗教與儀式核心的男子會所kuba及不少家族祭屋都被迫縮減規模,這樣的作為明顯不是站在鄒族大社文化傳承的角度去思考。經歷30餘年,當初以鄉治所在地為設計基礎的情況已然改變,因為鄉公所已經搬遷到靠近阿里山公路的樂野村,而特富野、達邦大社將因鄒族自然文化中心的設置而逐步轉型成為歷史文化大社。這樣的發展趨勢將使大社與小社之間形成職能分工,譬如樂野、山美、新美、茶山、里佳等小社可由其生態、觀光產業而形塑特色,而特富野、達邦大社則因其會所、祭屋與相關的戰祭mayasvi、收穫祭homeyaya等及文化中心而追求文化藝術產業的生根。大建設、大開發的思維已經不能再帶進部落的建設與產業的發展構想,環境與生態的保護與永續才能讓族人受益。透過部落培力讓族人真正了解自己需要引進的產業是什麼,明白自己匱乏或獨擅、獨有的特色,再透過與公部門、非營利組織的對話,參與規劃,並匯集必要的資源。如此由下而上的部落永續發展計畫就可以逐漸成形。戒嚴時期這種由鄉公所幾名公務員在地方首長授意下設計的計畫,自然充滿同化與官僚氣味,而今則要靠部落族人嘗試提出更好的構想。特富野、達邦既要成為鄒族歷史文化基地,其居民與家族、會所(包含廣場、聖樹等)、祭屋、祭典儀式以及仲介傳統與現代知識的自然文化中心,其整體有機配置應該重新交由大社居民共同思考,再予設計。而跟鄒族人生活直接關聯的土地與產業,其配置、作物選擇、經營模式等也要納入考量。至於影響鄒族生活圈的環境生態甚鉅的山區道路、橋樑、河川攔砂壩等亦應納入計畫內涵,嚴謹規範其規模、工法、回饋及落日退場,不能因為分屬於其他公部門而在規劃、管理上豁免。大社、部落畢竟是族人自己生活的空間,絕非可任人窺伺、出入的遊樂區,所以規劃的主體在於居民、土地及產業;而規劃所依循的準則是人權、文化、生態永續的確保。32年前提出計畫的公所公務員殆已全數退休了,彼時公部門的思維以及部落族人的參與,都有其侷限,現在是族人一起形塑族群生活環境未來10年、50年、甚至百年願景的契機,這種責任不能假手他人。(成大台文所教授)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