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2012社科類十大選書推薦

立報/本報訊 2013.01.31 00:00
今年,我們以三個主題切入:都市的社會學面向、「中國因素」、飲食與社會,試圖找出十本符合我們所觀察到的,今年台灣社會與出版現象的書籍。看完這十本書,在進入下一個年歲之前,對於2012我們到底經歷了些什麼,將更有一種另類反轉的、社會科學式的深入瞭解。都市的社會學面向:不只是好看,別忘了有人住在裡面■Fran T.Y. Wu這幾年台灣南北都飽受新圈地主義之苦,許多農田被毀、被徵收,卻只成就了蚊子館和蚊子園區;不同於老農對「離農」、「毀農」的血淚控訴,大台北地區有房產的民眾則普遍對「都市更新」抱有發財夢,一直到去年年初士林王家事件才讓大家恍然大悟:都市更新的法律設計偏袒建商,「被都更」可能會是全天下最大的惡夢。相應地,則是現代地理學、文化地理學和都市研究近幾年成為「顯學」,台灣書市除持續引進歐美文本,也出版不少本地學者的著作,例如前年年底調查台灣各蚊子館的《海市蜃樓》和批判檢視文化發展的《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都是難得的佳作,可惜年底出版的書總難免「兩年不靠」,極容易錯過當年度選書、又不在來年的時效範圍內。書名:建築為何重要作者:保羅.高柏格譯者:林俊宏出版:大家出版社 2012/11一般而言,「文化地理學」談空間、地景、地方感及文化和權力議題,涉及都市研究、文化治理等等面向,很少會談到建築。與此同時,建築在人文面向則較多在談建築的藝術或美學形式,較少涉及文化權力議題;就此,此書算是一本很不錯的指導性書籍,可讀性也很高。建築當然不僅僅只是實用性的住居或僅具有藝術、美學價值而已,正如建築師萊特(Frank L. Wright)的「文化保護系統」概念所宣稱的,建築應被視為一種溝通形式與系統,藝術和雕塑等外在形式只是建築的附屬性質,建築真正的功能是作為保存和擴張文化;另一方面,建築作為符號體系,也具有社會、文化意涵,甚至可作為社會各個族群凝聚認同的想像及投射。一言以蔽之,在古蹟、舊建築常常會在半夜被怪手剷平或被失火的台灣,顯然我們需要更多這種關於建築及都市的公共論述。書名:都市的社會學:社會顯露表象的時刻作者:町村敬志、西澤晃彥譯者:蘇碩斌出版:群學 2012/10不同於文化研究的視角,這本書則是以社會學的理論切入、分析城市各個面向的問題,例如經濟、貧窮、種族關係及階層問題,當然也談都市的計畫與更新,及其中地景建構、城市想像等政治、文化權力的問題。其中比較有意思的,倒還不是什麼乍看之下客觀中立的都市計畫及使用分區管制經常被利用為排除少數及弱者的手段,而是他們所提到的「都市政經社會體制」或「都市政體」(urban regime)。簡單地說就是「地方政府、國家、企業、地方住民團體等跨越官民界限的廣大組織」,透過都市成長故事和經濟積累的直接、間接利益為都市更新、開發工程取得正當性,甚至成為市民動員。對照著看近幾年台北的幾場大型活動和市民對都更的利益想像,這一跨官民界限、由利益驅動形成的「都市政體」確實是「文眼」所在。書名:裸城:純正都市地方的生與死作者:雪倫.朱津譯者:王志弘、王玥民、徐苔玲出版:群學 2012/08閱讀本書,很難不聯想到「師大夜市」爭議。「縉紳化」(gentrification)、符號經濟(symbolic economy)的商業力量、「純正性」(authenticity)這幾個關鍵字大概可以某個程度勾勒「師大夜市」這幾年的發展:「溫羅汀」、「師大文教區」使當地成為藝文工作者、文青及大學師生的基地,並在當地創造出特定品味的生活風格,隨著這種文化展示和美學消費的出現再帶動了高檔連鎖商店和高級住宅的進駐,接著嚮往這種風格美學的中產階級也來了,然後別說原來的居民、藝術工作者因為負擔不起高昂的租金得被迫遷離,可能連當初打造出這樣生活風格的風格商店也都得搬遷離開……。(當然,師大夜市爭議要複雜許多,遠不只如此而已)《裸城》讓我們注意到「符號經濟」的商業力量是如何侵蝕公共空間並壟斷市民共享的文化,以及都市的中產階級如何加入其中並催動都市變遷的政治與經濟引擎。書名:綠色推土機:九零年代的台北的違建、公園、自然房地產與制度化地景作者:黃孫權出版:破周報 2012/ 11本書雖然是15年前的論文,可是其論述的視角及觀點於現在仍有可觀之處,尤其他處理的是相對被忽略的部份:與環境保護運動和公園運動等進步論述合謀的綠色修辭學,在公共設施不足及公部門無能負擔土地徵收費用及維護費用時,替資本入侵打開了缺口。在九零年代的台北,正是「公園地景」、「綠地建設」等環境進步主義論述與國家治理、資本聯手拆除了在市中心的幾個老舊違建、眷村,而居住其中的底層居民的流離則成就了台北市民休閒娛樂的都會型公園。「綠色」「推土機」真正可怕的地方是被道德正確與政治正確的論述掩蓋的階級及資本盲目,「綠色」成為中產階級市民無害的、甚至乾淨的、文明的國際都市想像,資本則從中攫起地產利益、完成資本積累,至於邊緣和底層則在此進步論述中徹底犧牲。中國因素:舊瓶新酒或新瓶舊酒?■鄭亘良東東南沿海漢人移民來台至今幾百年,即便經過日殖與國民黨自1949年的分斷,語言、文化、社會上,台灣與中國仍維持各種連帶。二十多年來,雖然兩岸仍存在主權爭議,台灣走向本土化,但隨著台灣開放探親、台商登陸與各種文化交流,到最近開放的陸客與陸生、以及經貿協定ECFA,兩岸關係從分斷又趨向緊密。若從全球國際政治脈絡來看,台灣長期作為美帝霸權的附庸,而面對美國在東亞的戰略,中國作為既抵抗又(經濟)合作的勢力,台灣在兩大夾縫中如何自處並面對歷史中與中美的關係,更是一大難題。兩岸關係一直是複雜難題,然兩黨與主流輿論,無論是擁抱中國經濟利益,或者排斥中國的本土民族主義論調,都無從了解中國內在變化、以及前述兩岸歷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複雜糾結全貌。一些自由派學者近年提出「中國因素」,該詞更成為最近反媒體壟斷運動的主要論述之一;去年選後,民進黨更重設中國事務委員會。但,「中國因素」所指為何?台灣該如何面對?需更多辯論!書名:第三種中國想像作者:吳介民出版:左岸文化 2012/11無論從經濟利益觀點,視中國為台灣的金雞母,或從獨派觀點,視中國為壓迫的入侵者,皆形塑了台灣目前看待中國的主流視角。提出「中國因素」的吳介民,本書算是突破近年前述被動的論述。首先,吳介民以「官僚資本主義」與「跨海峽政商聯盟」點出目前中共與中台關係的結構樣貌。面對此政經結構,吳指出,既然台灣與中國是越來越不可分割的關係,放任經濟合作或獨立都是不切實際的選項,吳認為需要「第三種中國想像」,即台灣要「反守為攻,對中國『說三道四』」,經營「價值高地」,爭取民主、人權、文明性等普世價值的「文化領導權」。然而,吳雖點出大方向,但仍待發展更深入的論點,否則只高舉普世價值與台灣典範,反而容易扁平化過去中台歷史、台灣二十多年來民主化的問題,也不易掌握中國多重勢力變化與民間動力發展,更未納入考量西方現代性與美國在東亞的霸權策略,無形會再度流的冷戰的對立意識型態,難以主動打破目前的局面。書名:大拋錨?!中國號超級拼裝巴士駛向何方?作者:范疇出版:八旗文化 2012/06這本《大拋錨?!》係分析2012年底中共十八大前夕,薄西來案背後所反應的中共治理危機與轉型路線鬥爭。有別於主流媒體觀點,將中國視為鐵板一塊,視薄案為貪腐案,或單純路線之爭,范不但指出中共只是中國的一部分,同時進一步批評前述觀察與套用西方政治論述的評價,都只是見樹不見林,他認為應該將中共視為各種勢力之間糾結的肌理,才能捕捉背後問題,並找到台灣介入的關鍵。因此,范也提出一套臺灣對應中國的解方,即彼此是面臨威權轉型的病友關係,而台灣過去二十年的正反經驗不僅可以提供中共參考,更應該藉此提出一個未來中國(兩岸都屬這中國)的新論述。然而,其犀利的評論風格,缺了點更深厚的社會與歷史重量。如果想更深入中國內部民間的觀點與歷史反思,由聯經出版、錢理群的《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也是值得一讀的作品。書名:文明的呼喚:尋找兩岸和平之路作者:吳介民、吳叡人、汪宏倫、范雲、徐斯儉、陳明通、曾國祥、葉浩譯者:蘇碩斌出版:左岸文化 2012/09此書係收錄2010年台灣研究基金會所辦之國際研討會論文。其背景乃為了因應兩岸關係的轉變,希望從趨於緊密的關係之中,思考以「文明性」與「公民性」(civility)作為兩岸和平相處之道。該書論文,試圖從中國文化、價值多元論、國際關係、歷史記憶與情感結構、審議民主等角度,探尋兩岸歷史、情感、制度等差異,並在這差異上建立超越「狹隘的中國地域主義」與「天真的西方普遍主義」的多元對話空間。不過該書揭示的方法,如何回應既存的另類論述與運動實踐?例如,陳映真的論述,或陳光興提出「去帝國」與「亞洲作為方法」的思維方式,將台灣納入亞洲區的範疇,以亞洲各地的經驗與歷史,作為思索兩岸關係的思想資源,並嘗試挖掘另類文明,對抗美國為首的文明霸權。同樣地,港澳一國兩制經驗、兩岸邊緣底層人民草根實踐與社運連結都已展開,流行與藝術文化更相互影響。飲食與社會:餐桌上的人類學機器■蕭旭智當代的消費社會,有機、健康、養生、美食的種種生活風格,時時刻刻提醒著繁忙的工作之餘,記得享受美食。只要經濟許可,沒有人會反對大啖美食是人生一大樂事。這件事情,怎麼變成一種值得煩憂的事情?餐桌上除了共食,也是品味角力的場所。近年來因為慢食、樂活、食品工業、糧食危機、食物革命、有機、公平貿易等等全球化、社會經濟的議題影響,飲食逐漸也成為可以被思考的對象,甚至亟需更深刻反省的一種學科知識。因此可以看到一種義大利哲學家阿岡本(Giorgio Agamben)所說的人類學機器,一種在餐桌上排除、區辨文明或野蠻的人類學。達爾文的演化論,假設人與靈長類的演化關係,動物與人的連續性,同時包含了動物的人化以及人的動物化。吃,從歷史文化與社會經濟的觀點來看,很政治,在現代社會卻被去政治化。因此,有一種餐桌上的人類學機器,不是運作在人與動物之間,而是人與自我、他人之間,真實地運作著。書名: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作者:哈爾.賀佐格譯者:彭紹怡出版:遠足文化 2012/07每當問起自己或者他人為什麼這樣吃?為什麼不那樣吃?兩個看起來矛盾的理由,為什麼可以並存?飲食的社會心理,最常見的就是言不由衷與言行不一。賀札格把面對肉食的矛盾擺在素食主義者、肉食文化、實驗室動物、豬牛雞狗貓等食物與寵物之間,看待人們在面對動物作為食用、實驗、行使寵愛的不同態度與反應。書中擺置了百來個例子,在讀者在邏輯直覺與道德倫理的兩難困境中思考,是看飲食百態,也是審視從人與動物的互動關係中,察覺自我的不確定與搖擺。哈佛巨星教授桑德爾曾經引用的例子:「電車問題」——一輛失控的電車撞向世上僅存的五隻大猩猩,你可以拉下開關使他轉向一個25歲的青年,你會做嗎?或者,一輛電車衝向一位陌生人,你可以拉下開關使他轉向你的狗,你會做嗎?最後,走上天橋,看見電車衝向五隻黑猩猩,而你身邊有一隻壯碩的黑猩猩,你唯一解救那五隻黑猩猩的方式法,就是親手把身邊這隻推下去,你應該這麼做嗎?飲食作為一種問題意識,透過日常生活的每日三餐,思考人與動物之間的互動。賀札格問的各種好問題,是對不需要終極答案的人,酷愛兩難困境,並樂此不疲的人,最有趣的餐後話題。書名:烹飪、菜餚與階級作者:傑克.古迪譯者:王榮欣、沈南山出版:廣場 2012/03從人類學的觀點來看,食物除了是物質文化的展現,更是邁向文明、區辨野蠻的重要環節,食物與家庭經濟、公眾生活都密切關聯。本書不管是從社會學、史學、文學、地理學的角度來看,博學的古迪,告訴我們,從歐亞非的經典研究到一個工業社會的飲食人類學如何展開。不用懷疑這本書的重要性,書架必備經典!人類學從對於非洲、印地安人、印度、中國等異文化的研究展開,食物如何作為社會集體連帶的一環,如種姓制度的食物分化、伊斯蘭教與猶太教的食物淨化。古迪認為中國食物因為農業經濟發達,大量人口與長期的商業與政治影響,相對來說更複雜,自成體系。但是近代歐洲的工業化進程,改變了近百年來全世界的飲食習慣。在食品工業的資本大廈面前,東西方的差異變成一道容易跨越的矮牆,只剩下最後一絲絲鄉愁凝聚的堡壘,等待被全球化的軌跡召喚。消費社會與食品工業對於人類的影響,尤甚於自然與傳統烹飪文化,比我們想像中的深刻並且全面。書名: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作者:麥可.波倫譯者:鄧子衿出版:大家 2012/01本書透過三種飲食類型的的踏查,從生產過程到烹飪結束。以兩難的問題意識,來說明存在於後工業社會,我們與食物之間,矛盾的自然與社會關係。作者認為,以某些流行的飲食理論,強調天然、有機、生產履歷等等田園詩歌式的食材,追求完美的清教徒式的生活風格,是一種狂熱的自我蒙蔽。我們應該面對的是人與食物之間的恐慌與不和諧狀態。人類作為雜食者的動物,出路,就是面對真相。如果讀者要追求的是一則則美食的心得或者哪些精品食材值得享用,那這本書如同其他書店裡暢銷的飲食書籍完全不同,他沒有提供五分鐘解決難題的答案,而是提供五年十年甚至五十年,我們必須要重複思考的兩難困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