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再見莫拉克系列:陪伴與培力 社區大學的重建旅程

立報/本報訊 2013.01.29 00:00
■涂裕苓跟一般的大學生一樣,3年前,莫拉克颱風那天,我和社大同事們擠在朋友家的二樓,點著蠟燭期待著颱風假的到來。但是接下來的幾天陸續的災情不斷從熟悉的區域裡傳出來,靜默著看著電視的我,也忍不住跟著大家的吆喝,清晨5點在沖斷的旗尾橋前集合,沿著地景橋步行到旗山國中幫忙搬運直昇機的物資。我印象很深刻,甫被暴漲的河水沖襲過的旗山麥當勞前的馬路還是泥漿、漂流木遍地,旗山鎮上一片死寂,看報紙說很多人離開了旗山,也有很多店家無法做生意;再接下來的一個月內,旗山市區在夜裡也沒有燈光,像是沒有人住一樣。

和大家共同經歷過莫拉克颱風後,也有機會進入災後重建的工作,這兩年我的朋友或同學常問我到底在忙什麼?災後重建?要重建什麼?好難完整回答的問題啊!

重建站在重建什麼?

2010年4月旗美社大成立「莫拉克社區重建站」,接手高雄市社會局災後重建人力培訓的專案工作,包括旗山、杉林、甲仙、六龜、茂林、桃源、那瑪夏7個區域,每個社區提出的重建人力,都是我們「培力」和「陪伴」的對象,也就是經營「人」的工作。雖然以「輔導團隊」之名進社區協力,事實上我們和每個重建人力一樣,都是從頭摸索,並無前例可循。每位重建人力幾乎都是新手上路,不僅是工作沒有頭緒,更令人擔心的是災後的情緒和焦慮在身上而不自覺,所以我們只能跑得更勤,多收集大家的困難點或需求。

重建站第一代伙伴劉駿達是旗山在地人,在第一年吃足了苦頭,每個重建區都跑,只為了幾十分鐘的見面和討論;還有來自宜蘭的許蓓璉(小小)逼得自己在高雄學會開車在山區跑,也只是想和重建人力多一些時間相處;宋金山大哥年紀最長,但也能常常感受每個區域不同人不同的壓力。這三位伙伴為社大重建站在兵荒馬亂時打下了重要且穩定的基礎,就算已經離開重建站,我知道他們無時無刻都還在關心著我們、關心著社區。

接著來自高雄市區的陳昭宏、周依禪加入,他們二位都是關心在地事務的年輕人,期待自己能幫上忙而選擇這份工作,重建站也開始依行政區域劃分每個人的工作範圍,分散工作量,在這個時期,重建人力的工作大致進入軌道,也開始真正面對工作上的判斷和選擇,我們輔導團隊也開始做一些組織和議題上的串連。

但這時候重建站伙伴開始懷疑自己能做多少、重建人力對我們的協力到底有沒有感覺?有時候,我們會質疑自己、質疑社大、質疑主任正揚,是不是該找更多資源進社區,在社區的時間是不是要再拉長,甚至蹲點才能做到「培力」和「陪伴」?有時候,重建人力的一句話或一些情緒會讓我們在意很久,影響工作情緒和判斷;我們沒有大量資源或人力,相較其他外來團體,社區有需求時,不一定第一個會找我們。那,我們到底算什麼?

像空氣般的1.5線角色

有一次的討論,我有感而發的跟重建站伙伴說:「我們像空氣,呼吸的時候沒感覺,直到大家慢慢忘了莫拉克風災的時候,大家才會想起空氣一直都在身邊。」也因內部的互相扶持,有問題提出來一起面對,加上不斷討論修正重建站是1.5線人員的定位後,大家才能挺過這個階段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意識到,像重建站這樣長期進行協力工作的輔導團隊也需要被「培力」和「陪伴」啊!沒有好的狀況,我們怎麼能去輔導別人呢?

2012年,輔導團隊的最後一年(社會局專案至2013年6月),增聘了旗山返鄉青年歐靜美和遠從中壢南下的江怡廷,想利用善款尚可支持的狀態下,讓縣市合併後的偏鄉能有更多的區域連結和共同協力,之後即使輔導團隊退場,社大仍可作為重建區內師資媒合和議題交流的平台。

莫拉克災後進入第3年的2012年底,我們和社區伙伴共同向高雄市社會局爭取延展社區工作的區域協力計劃,而同時提案的是重建區內進駐3年的大型社褔或NGO組織,真是考驗這兩年來培訓的重建人力和組織,尤其在外部資源、人脈都不若大型NGO組織成熟的情況下,重建站的伙伴都盡全力讓在地的力量能在此時凝聚,和重建人力一起拜訪社區組織、開會討論、夜裡加班協力修改計劃書。猶如重新檢視災後重建人力的養成和培訓成果,也就是「在地力量」的展現。

促進「在地力量」的展現

「真的要去申請喔?我們那裡拚得過他們那種大組織?」、「我真的沒有信心耶!」、「我們可以嗎?我能力不夠啦!」壓力讓社區夥伴也喘不過氣,我們仍是用「陪伴」和「培力」的老方法,陪著去參加遴選、上台簡報;不久,好消息傳來,全數委員竟然一面倒地支持由在地組織執行區域協力計劃,即使計畫仍有不足,但委員看到了大家努力呈現對自己故鄉的想像和努力。做到了!我們做到了!

重建站的專案執行進入倒數階段,回想這些日子,我們工作伙伴投入的時間和心力並非這份薪水可支應,但因為和這些社區伙伴一起成長得到的太多,能一起擁有這樣共同的故事已屬難得,老實說,我們都很珍惜,也很感動。社區大學原本很大的組成就是「社區」,我透過這3年的重建參與更能體會社區大學與在地參與密不可分,平時在地深耕的厚實,在重要時刻或災難來臨時,真能發揮組織與串連的角色。我們在接下來的每一天,和在地的伙伴們努力、踏實,共同走這趟重建的旅程,在重建參與這件事上,我們還在不斷地檢視自己,期待能交流更多的經驗學習,讓台灣每個地方在災難來臨時,都能從容不迫地面對。(旗美社大重建站副站長)

▲重建站與社區重建夥伴。

▲作者(右一)與原鄉重建夥伴。

▲重建站至各社區訪視重建夥伴,討論各項議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