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福爾摩沙的聲音

新頭殼newtalk/董恆秀 2013.01.28 00:00
現在位置: 首頁 \ 新頭殼部落 \ 文章閱讀 董恆秀 部落格是一種微疼的自由 在方格的夢想裡出發 去接觸天空的藍啟與大海的曠醒 福爾摩沙的聲音 Share 福爾摩沙的聲音 紐約時報亞洲太平洋版1月23日刊出一位旅居台灣的外國人士投書。這篇名為〈重新定義中國人究何所指〉(Redefine the Meaning of 'Chinese')的文章,開頭指出國際上普遍的現實與迷思,咸認為藉由經濟滲透的過程,台灣二千三百萬人終將為中國所吸納。不過作者Didi Kisten Tatlow卻以為可能是台灣改變中國,而不是中國改變台灣。 這篇文章主要是引用任教於澳洲Tasmania大學台灣專家哈里森(Mark Harrison)教授的見解進行闡述。 哈里森以為,台灣是一個能吸收並歡迎差異性的地方,具有包容的國家認同。對中國的未來,就認同建立的政治而言,台灣扮演重要角色。中國目前,甚至在可見的未來,都無法建立適用其境內,一個寬闊、讓人青睞的中國人定義。也就是說,中國社會無法向全世界展示她可以是開放、容忍、民主的。但,台灣可以。 他進一步說,台灣的包容性展現在其文化、學術與新聞媒體,也展現位於台南市的台灣文學館。在這裡,我們看到匯聚了建構台灣多樣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敘述。 在這個建於1916年由日本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設計的磚造美麗建物裡,幾十種聲音被記錄下來展示,包括早期的原住民、荷西、明鄭、清領、日治與民國各時期的語言。從這些聲音可以聽到一個「中國人」國度,實則是台灣人國度的故事。這個故事讚美差異的存在、批判的聲音、大方承認過去的錯誤。 所有這些都可以做為中國現今面臨圖博、維吾爾族地區人民強烈不滿的借鏡。不過中國政府壓根沒有這種想法,他們一貫以殖民統治者心態認為,「我們為這些人做這麼多,為何他們還不滿?」 哈里森指出,「就中國人而言,當中國人是一個客觀事實。你無法成為中國人,而是生來就是。不過就台灣人而言,成為台灣人可以是一種選擇。這個選擇的過程不僅吸納有意義的文化差異,也是國家建構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既然都生活在這個島上就必須學習共處,必須成為台灣人。這樣的後殖民認同、包容、開放,哈里森稱之為福爾摩沙的聲音。 哈里森也明言,國民黨政府自1949年來台後數十年高壓鐵腕統治期間,台灣並不包容開放。不過自1987年解除戒嚴令後,走向包容開放的態勢即不可擋。沒有人會期望中國在短期間內傾聽台灣,其一向以武力恫赫台灣與其統一,加之中國經濟興起,藉財經誘因與兩岸熱絡的貿易來加速統一進程。不過中國必然會面臨維持承襲自清代疆域完整的棘手問題,為了協調各方不同的利益,中國勢必要向台灣取經。 台灣模式顯示,中國人的定義並不是一成不變地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族框架裡界定,而是可以超越這個框架有著多種方向去思考做為中國人的面目。而這個模式或可說服少數族群,他們在中國這個國家是真正擁有平等地位的組成份子。如果中國願意傾聽。 閱讀這篇文章後,個人覺得哈里森教授蠻會說故事的。他創造「福爾摩沙的聲音」這個詞,同時不以台灣長期被外族統治的悲情來看台灣的未來,而是台灣有什麼特殊的文化強項可以在世界立足,並在世界史上書寫一個動人的故事。 有一則在網路上流傳的深度笑話,內容是這樣: 中俄法英義籍人士相約以酒來顯示自己民族的文化,中國人拿出釀造精純的茅臺, 俄國人交出伏特加,法國人搬出香檳,義大利人亮出葡萄酒,英國人取出威士忌, 眾彩紛呈,此時老美不慌不忙將所有的酒都倒出一點兌在一起說:這叫雞尾酒,它體現美國的民族精神──博採眾長綜合創造! 台灣也可以博採眾長,綜合創造包容優美的福爾摩沙之聲!讓這個聲音一枝獨秀,穿越疆域界限,這樣才可以突破中國封閉定義的圍堵,而成地球上一顆明星的聲音。這個聲音會使台灣持續走向世界,而不是走向中國的孤立──採歷史與疆域的封閉面孤立自己,這正是映射台灣多元的能力與魅力,是進入世界活躍的元素!這才是令中共政權最難對待與處理,但能幫助中國社會走向包容開放,台灣真正的聲音。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