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機廠原始廠址位於台北市北門附近,前身可回溯到清朝政府所設的兵工廠,日據時期略為整頓後,改稱為「新台北鐵道工場」。
位於京華城對面,斥資475萬日圓,基地面積近17公頃的台北機廠,在1931年8月開始動工,1935年10月竣工,由台灣總督府鐵道部的速水和彥親自設計監造。
速水和彥在1889年12月19日出生於日本北海道釧路市,8歲時隨父親速水經憲來台,就讀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之後他回到日本轉入日本滋賀縣膳所中學、第三高等學校就讀,1915年京都帝國大學工學部畢業後來台任職鐵道部。
速水和彥在台先後長達30年期間,曾任職鐵道部技師、運轉係長和設計掛長,並在1927年任工作課長兼運轉課長,掌管全台機關庫業務與運轉維修事宜。
他不僅設計台北機廠,用來從事維修蒸汽火車重要基地,更對車輛、機械和設備等改革付出良多,特別是對員工的技術培訓與養成教育規劃出一系列措施,奠定技師扎實的維修基礎。
由於他對技術養成的嚴格要求,因此機關庫時常舉行研究會議、課程藉以精進員工技術,其中「競技會」更是機關庫的一大傳統。
例如,機關庫曾舉辦「聯合機關庫操縱競技會」、「燃料節約競技會」和「無事故競賽」等項目,速水和彥並常前往擔任裁判。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速水和彥並未回到日本,反而留在台大工學院任教,他在1949年8月12日,搭乘「日本丸」商船返日途中病逝並舉行海葬,享壽60歲。
有資深員工說,「速水和彥是北廠之父」。速水和彥終其一生奉獻台灣,在台灣鐵道史上佔有舉足輕重地位,台北機廠為紀念他,特地鑄造銅像和銘文,現仍保存在北廠文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