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腸中風死亡率高 心血管患是危險群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 2013.01.19 00:00

腸子也會中風!一名高齡91歲的陳老太太,雖然有心房纖維顫動的病史,不過定期門診追蹤的她,身體仍算硬朗,但有一天突然嚴重肚痛、甚至排出血便,就醫被診斷是供應小腸血流的上腸繫膜動脈阻塞了,也就是俗稱的腸中風,透過溶栓導管手術,才改善症狀。

腸中風就是腸動脈阻塞,若沒有適時診斷,當小腸因缺血而壞死後,只好進行大範圍的小腸切除手術,患者的預後就會很差,死亡率高達8成。

台北慈濟醫院血管外科醫師胡晉源表示,腸中風就是腸動脈阻塞,若沒有適時診斷,當小腸因缺血而壞死後,只好進行大範圍的小腸切除手術,患者的預後就會很差,往往併發腹膜炎、敗血症或營養不良,死亡率高達8成。

臨床上發現,腸中風好發在55歲以上、之前曾有心房震顫或是做過瓣膜手術的病史。胡晉源醫師指出,腸中風症狀表現為急性腹痛,特點為不論觸診與否,患者都會感到與觸診壓痛不成比例的腹痛,且疼痛點較難定位,常為整個腹部散佈性的腹痛,有些人在疼痛前後還會伴有血便的情形。

以陳老太太為例,就醫時嚴重肚子痛,且排便都是鮮紅或暗紅色的血便,檢查後發現主要供應小腸血流的上腸繫膜動脈阻塞了,緊急在半夜進行手術,將導管放到阻塞的血管處並給予血栓溶解劑,隔天肚子痛的情形便慢慢改善了。

由於擔心腸缺血而引起的腸胃道出血,會讓陳老太太無法馬上經口進食,醫療團隊先給她幾天的靜脈營養,當術後第五天不再有血便,也恢復開始由口進食,並於一周內順利出院。

胡晉源醫師提醒,若本身有心房震顫等危險因子,除了應進行門診追蹤及定期檢查,一旦肚子疼痛,但腹部卻柔軟或伴有血便時,應立即就醫。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6/10996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