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降低依賴 星提高自產食品比例

中央社/ 2012.12.29 00:00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新加坡特稿)為了降低對進口食品的依賴度,新加坡政府和企業合作,打造漁場、農場和牧場,希望提高自產食品的比例。

新加坡缺乏天然資源和土地,要餵飽71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500多萬人口,約90%的食物必須從國外進口,例如新加坡的蔬菜多從印尼和馬來西亞進口,白米來自泰國、越南和中國大陸。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非傳統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鄭炳祥接受中央記者訪問時指出,新加坡欲逐年提升食物自給自足能力。

食物安全分為製造、進口和保存三大部分,為了降低對進口食品的依賴,新加坡政府開始發展小型農漁牧業,例如在林厝港有畜羊場,新加坡周圍外海有超過100個浮動漁場,多集中在東北部。

新加坡第一個垂直農場天鮮(Sky Green)在2012年底開幕。天鮮和新加坡當局合作,在土地有限的新加坡利用垂直栽種法,生產熱帶多葉蔬菜,目前已商業化生產。

國家發展部長許文遠12月間在部落格上呼籲新加坡人購買新加坡自產的漁獲,這些產品銷到超市,都會印上 SG Fish 的字樣,方便新加坡人辨識。SG是新加坡的英文代號。

新加坡計劃在未來2到3年,逐步提升自產食品的比例,例如雞蛋的自產比例從現在的23%提升到30%,漁產的比例從8%提升到15%,蔬菜從7%提升到10%。

鄭炳祥說,近年來中國大陸很流行在房屋頂上種稻,新加坡的組屋(國民住宅)屋頂面積合計有660公頃,很有發展潛力,不過因為新加坡平均收入高,米的取得管道很多,目前還沒有誘因讓人願意在屋頂種稻。

由於新加坡高度倚賴進口,萬一某個國家切斷來源,勢必影響新加坡的食物供給,目前新加坡要求商家必須存有3個月的米糧,以因應緊急狀況。

除了確保食物來源多樣化,維護基礎設施的安全如機場和港口,不僅涉及貿易,也和新加坡的食物安全息息相關,另外,保存食物從港口、機場卸貨後到店面過程中的新鮮度也很重要,冷凍技術因此備受重視。

鄭炳祥說,近幾年來食物安全的概念已經不再只是供給,均衡飲食攸關國民健康,同樣也成為食物安全的一部分,國民吃得均衡與否已經成為新加坡這幾年來必須關注的課題之一。(本文附照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