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中研院頒獎:從《移動的桃花源》到《我的涼山兄弟》

新頭殼newtalk/新頭殼newtalk 2012.12.28 00:00
新頭殼newtalk2012.12.28 鄭凱榕/綜合報導

中央研究院今年首屆辦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以鼓勵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者出版專書,深入研究學術議題並作出重要貢獻,內容含括文學、歷史學、人類學、法律學、社會學、經濟學等領域。昨(27)日上午由翁啟惠院長頒獎給本屆5名得獎學者,專書主題包括藝術學、文學、歷史學及人類學,每位獲頒獎金新台幣60萬元及獎牌1面。得獎作品分別是:

石守謙‧《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

沙培德‧《走出帝制:近代中國國家觀的轉型(1885-1924)》;

胡曉真‧《新理想、舊體例與不可思議之社會──清末民初上海「傳統派」文人與閨秀作家的轉型現象》;

馮品佳‧《再現離散:閱讀華裔美國女性小說》;

劉紹華‧《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 。

榮獲第一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得主職稱與得獎作品簡介如下:

◎石守謙,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得獎作品:《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

得獎簡評:

《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一書是石守謙先生近幾年執行中

研院深耕計畫「移動的桃花源-第10世紀至16世紀山水畫在東亞的發展」的最新研究成果。這個計畫結合了文學、歷史與藝術史研究者,組成跨領域的團隊,成果豐碩。從「東亞」的地理範圍界定,看出作者企圖採取宏觀的角度看待中國美術史,置入寬闊的歷史脈絡中。作者提出了共享的「文化意象」作為思考東亞文化共同體的準繩。文化意象既非語言,亦非圖像,但它可以透過語言、圖像之類的象徵符號或物件表達,因此出現在各種不同的類型。桃花源的文化意象有如一個鮮明的概念工具,作者超越單一由學術、政治、宗教、經濟角度切入的既有模式,將傳教、貿易、朝貢等因子統合在此意象之下。從某方面而言,這個研究取徑延續了作者一貫以文化史治藝術史的立場,也可說是重塑了20世紀中葉德國學者 Panofsky 的圖像學典範。

本書分別由理念、圖式、人物、知識與物品角度取徑,探究東亞山水畫意象,顯示作者的創新能力。作者創新的路徑並非如某些研究者全心擁抱各種新的西方理論,而是在始終維持一個穩定研究路線的基礎下,發揮個人學術的自主性與創新。無疑地,本書將對台灣的學術界產生長遠的影響。

◎沙培德(Peter Zarrow),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得獎作品:《走出帝制:近代中國國家觀的轉型(1885-1924)》

得獎簡評:

清末以降,康有為、梁啟超、嚴復、孫中山、章太炎、劉師培等人,不斷懷疑、腐蝕、動搖和衝擊中國有3,000年漫長歷史的專制皇權觀念;他們挑戰原有天經地義的同時,也想像和摸索未來可以取而代之的國家體制和人民道德觀,結果徹底瓦解了大清帝國,更徹底終結了建基於儒家思想上的皇帝制度,同時還催生了自由民權觀念肇始的民國新體制。沙培德這一本專著,重現中國歷史上這一個最重要的觀念轉變過程。作為作者,他精通中國文字,閱讀現代中國人已經感覺是天書的原始資料,咀嚼消化其內容,並進而仔細分析清末民初的普及讀物及學校教科書,再加上有效利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結果把這一個經常是抽象而乏味的課題寫得內容豐富,逸趣横生,好像可以感覺到上述歷史人物帶來的觀念衝擊和變化,其成就令人擊節稱賞。用一位中國評論者的話來說:這本專書在文字上與內容上的高水準,罕見於有關中國近現代思想史的同類著作,加以仔細閱讀,乃是精神一大享受。另一位史學界的英文同行則讚美道:本書是文化史、思想史和社會史的精心結合,為關於20世紀初期中國心靈和政治文化的重要著作,對充滿機會和危險的熱鬧中國轉型期,提供了深刻而活潑的描述,既有學者偏愛的嚴

肅內容,也有一般讀者喜聞樂見的精彩文字和大生動文風,值得大力推薦。

◎胡曉真,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得獎作品:《新理想、舊體例與不可思議之社會──清末民初上海「傳統派」文人與閨秀作家的轉型現象》

得獎簡評:

此書以清末民初上海舊派文人與女作家為研究對象,其中包含彈詞女作家、女教育家、男性文人的彈詞創作與編輯事業。作者運用報刊資料,針對一些不同的個案,進行深入的解讀與分析,同時這些個案又彼此對照、互補,共同呈顯了清末民初的舊式文人與閨秀作家面對新局勢、新觀念的各種自我調整與堅持,並且具體示範報刊研究的方式與成果。

過去由於五四論述的權威地位,清末民初的舊派文人與舊體小說一向被忽視,此書不但修正過去偏重二元對立而流於簡單化的新舊文學論述,且彌補了古典文學與現代文學之間的諸多聯繫,有助於現今學者重新省視從古典文學轉變為現代文學的歷史進程,並且讓讀者看到在新文學陣營之外舊式文人的多元風姿,而給予更為合理、客觀的認識與評價。

本書突破了現今文學史研究僅僅側重新文學的研究方式,展現了20世紀初中國文學發展的多重視角,為近代文化與文學研究作出傑出貢獻。

◎馮品佳,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

得獎作品:《再現離散:閱讀華裔美國女性小說》

得獎簡評:

馮品佳教授的 Diasporic Representations: Reading Chinese American Women’s

Fiction 一書相當全面地討論了英語語系與華語語系的華裔美國女性文學,研究的對象涵蓋了近10位不同世代的華裔女性作家。馮教授的文字清晰流暢,在理論的部署上採多元並行,主要以女性、離散、跨國及後殖民等多重視角審視她筆下的女性作家。重要的是,馮教授善用她的雙語能力,在論證過程中清楚意識到自己身為台灣乃至於第三世界女性學者的論述立場,她透過這些作家的作品,勾勒出繁複多樣的離散女性主體;她的著作因此不僅對亞太地區的學者具有啟發意義,同時也填補了美國本土學者長期忽略或難以企及的地方。馮教授在策略上強調她所說的關懷的讀法,既重視作品的美學層面,也不忘突顯其中的政治意義與倫理考量。她的著作印證了學術研究的淑世功能。馮教授無疑在上一代亞裔美國文學學者奠下的基礎上,為亞裔美國文學研究開拓新的面向。

◎劉紹華,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得獎作品:《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

得獎簡評:

這本從「現代性」與「全球化」以及「成年禮」的視角,以四川昭覺的彝族為對象的民族誌,無論在醫療人類學或公共衛生/預防醫學領域,都可謂兼具學術創新與政策啟發。本書處理社會科學最困難的議題,毒品濫用,與人們最恐懼的疾病,愛滋病。在其深具反身自省特性的民族誌中,作者生動展現了彝族人愛滋病認知的轉折,令人垢病的政府政策,無效的國外非政府組織的介入,以及一些可能有效處理藥物成癮和愛滋治療的途徑。本書最大的突破,在於其超越理論層次的處理,深入少數民族的文化脈絡,批判與針砭當前在全球、國家、與地方不同層級的政策與施為;而作為一本公共衛生的個案分析,本書更不同於傳統的取向,能夠深探歷史與脈絡中的前驅力量,非僅強調短效性的技術介入。對未來的傳染病防治(特別是 HIV/AIDS)、物質濫用、少數族群與移民健康等議題,無論是在研究或實際政策的介入上,本書有著多元的政策啟發。這本傑出的民族歷史、民族誌和社會科學的專著,章節有秩,結構縝密,不但具學術深度,又行文流暢,除了對人類學以至於人文研究與社會科學均的實質貢獻之外,也應當能吸引中國研究學者、醫療衛生專家、甚至一般讀者。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