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馬祖戰地 軍管時捕魚要登記 軍管後據點成景點

大成報/ 2012.12.27 00:00
【記者劉鳳瑩/馬祖報導】結束軍管後20年,馬祖留下了世界上最多的戰地據點、坑道,這些代表著舊時緊張關係的產物,隨著駐軍的裁撤,許多從前只見草綠裝出沒的軍事要地,如今已成為閃光燈補捉的焦點。從解嚴前捕魚、出境要登記,到如今軍事重地成觀光景點,馬祖人民從艱困的戰地政務年代,經歷了諸多生活上的不便及地區大權獨攬,難忘的歷史記憶深深刻劃在馬祖的景觀與人民心中。

走過東西方冷戰時期,保存了最多戰地文物、遺跡,並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馬祖,因地理環境與背景因素而留下的記憶,不論是有形、無形,皆使馬祖人民永遠難以忘懷。北竿午沙港的地方耆老王華英提到,原本討海維生的漁民,因戰地政務的限制,不僅是出海捕魚要登記,臨近黃昏要立即歸返報到並繳回搖櫓,也限制海上交易,使漁民經濟來源困頓,並隨時配合接受民防訓練、站哨等,當時漁民也常因許多小錯誤而遭到懲處、罰款,王華英也微笑的提到,自己也曾因一些小事差點被抓去關,最後還是罰錢了事。

與大陸不到30分鐘航程的北竿,是馬祖地區距離大陸最近的地方,也因地理環境關係,位處最前線的金、馬地區實施了與台灣不同的戒嚴令。北竿橋仔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天利表示,戰地政務時期的馬祖,不僅出入境管制外,夜晚還需用黑紗將燈罩住避免光源外洩,也不得在外遊蕩,馬祖和金門地區也發行專用貨幣,同時也限制人民部分娛樂休閒,管制球類、收音機、電視機、KTV等諸多禁令。同時陳理事長也心懷感激地表示,儘管當時管制多,但也因其位於台灣最前線,擔任保衛大後方的開頭先鋒,當時如無任何作為,可能也沒有今日的安定;36年的軍管時期不單只帶來生活上的不便,也為馬祖帶來了基礎建設,以及今日馬祖觀光的一大特色。

因戰地政務時期所下達的「北海計畫」,犧牲了無數的官士兵性命,一鑿一斧打造隨時進入備戰狀態的北海坑道,如今已成為讓觀光客能悠閒划船於其中,感受這由人工打造、令人嘆為觀止的旅遊景點。距離博弈預定地不遠處的戰爭和平紀念公園,利用軍方所釋出的廢棄據點,結合戰時文物重新再造,供人瞭解大時代下,「軍民一心,同島一命」的馬祖地區軍民共同生活情況。北竿橋仔社區也將戰時防空坑道轉變成為藝文長廊,透過在地學子的創意彩繪,給予老舊坑道嶄新生命。

解除軍管後的20年,馬祖地方人民對過去的管制、限令都已釋懷,如今全國唯一博弈公投通過的馬祖,也代表戰地政務解嚴後民主的表現,馬祖人因為交通不便找不到回家的路,天候不佳飛機不飛,風浪太大船不開,馬祖人練就了比氣象局還準的觀測法,而博弈公投的通過讓全世界看到馬祖的美,也讓全世界看到並重視馬祖的交通問題,過去逆來順受的馬祖人,現在馬祖人決定自己的未來,期望在接下來能自主發展的時代,為自己與後輩晚生打拚出美好的將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