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浸水營古道/牡丹社事件撫蕃道 煙塵往事伴紫蝶

欣傳媒/蕭介雲/台北報導 2012.12.20 00:00

浸水營古道早年為原住民與漢人間貿易的通道,也是平埔族馬卡道人移居台東的要道,清代受「牡丹社事件」影響,清廷開山撫番,派遣兵工開闢越嶺道,日治時期為了鎮壓排灣族而修築為理番道路,因道路的最高警備點為「浸水營」,因而稱為「浸水營越嶺道」。

原古道以枋寮鄉玉泉(石頭營)為起點,經崁頭營、歸化門、浸水營、出水坡、姑仔崙社至台東大武,古道早年為貿易的通道,也是平埔族馬卡道人移居台東的要道,清光緒8年,由三條崙石頭營的屯軍負責古道防務,因此稱為「三條崙道」,原本是卑南族、排灣族聯絡南台灣東西兩岸的社路,又稱為卑南道。。

清治時期入口由枋寮歸崇村一帶向東南緩上至三條崙,再接上大漢林道檢查哨日治時期古道則向南移,由枋寮新開村新開苗圃附近進入修整後的浸水營古道,步行約2.5K與大漢林道5K交會,至23.6K在大樹林一帶,與現今的浸水營國家步道相接進入東段。

古道前段仍留有許多遺跡,水底寮的領路頭石碑,是日人於1901年所立,至大武的行旅會來此祭拜,而聖蹟亭為清兵屯軍石頭營時,教化原住民敬重文字所建,以及天台宮旁的清代崁頭營原址,以及日警駐在所。

在大漢林道7.4K、14K、及20.1K處分別有歸化門、六儀社、大樹前營盤及大樹林駐在所遺址,進入古道後,沿途有「浸水營駐在所」、「出水坡駐在所」、「出水坡神社」、「木炭窯」、「新姑仔崙駐在所」、「清代溪底營盤址」、「姑仔崙吊橋」等殘垣遺跡。

直到2004年,台東林管處於此整建古道才讓它重現世人眼前,在靠近步道東端終點,進入茶茶牙頓溪溪谷後,林相漸轉為開闊,長穗木、香澤蘭等蜜源植物吸引群蝶終年飛舞。

受地形影響,每年冬季常吸引數以萬計的紫斑蝶在此聚集越冬,以斯氏紫斑蝶的數量最多,其次為小紫斑蝶、小紋青斑蝶及圓翅紫斑蝶,每遇低溫或陰雨天氣,常成群棲息於林下,景象相當壯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