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要健保永續 楊志良:改革是常態

新頭殼newtalk/新頭殼newtalk 2012.12.14 00:00
新頭殼newtalk 2012.12.14 符芳碩/台北報導

隨著醫療支出不斷擴張,健保收入成長有限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健保財務問題廣泛受到關注,要怎麼樣讓名聞國際的台灣健保永續經營?前衛生署長楊志良今(14)日直言,政府、醫界和人民3方都要了解,健保制度是會不斷隨著社會變遷而改革的,若3方共同努力推動改革,就能創造台灣健保藍海、永續經營。

由全民健康保險局和先驅媒體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如何創造台灣健保藍海」座談會,今天在新頭殼登場,由資深媒體人王克敬主持,邀請到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前健保局總經理、現任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所長鄭守夏、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秘書長張孟源、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和健保局醫管組組長蔡淑鈴與會,為健保永續經營共同集思廣益。

楊志良表示,台灣的健保目前仍是世界傑出的健保制度,但民眾必須要了解,若健保財務有虧空,是由全民承擔;如果有結餘,也不會交給醫療人員,因此,「費率越低越好」是錯誤的觀念。除了收入面需改善以外,支出面也要有所改革。如現行的「論量計酬」制度,不利醫療品質,應該增加新的獎勵辦法,讓醫師把對的事情做好。他坦言,改革當然會影響到某些人的利益,但大眾利益更重要。

另外,楊志良也認為,民眾也應積極維護自己健康,像運動、飲食都很重要,看醫生後也要尊重醫囑,並儘量不要浪費醫療資源。

在支出面部分,鄭守夏指出,現在以量計酬造成的衝量狀況層出不窮是惡性循環。他認為衝量看診都是應付小病,而不是重大疾病,造成醫療上的浪費、醫護人員也因而累壞。他認為,要改變這個狀況,應該要從改變論量計酬制度,改為論病歷、甚至論人計酬等,如此一來才能根本改變目前的情況,讓健保收支連動、量出為入,不然全民健保一定撐不久。

張孟源認為,政府應該推動家庭責任醫師來好好擔任守門員角色,不要讓所有病患都湧入醫學中心。一般病人的醫療行為,也應該漸進式地把負擔提高、適當補助。另外,醫生也應該進行全人照顧,避免病人進入重大傷病。如洗腎平均1年1人就花將近70萬元,但若在早期腎病就介入,1年醫療支出可能才平均2萬元左右。

對於明年1月即將上路的二代健保,滕西華批評政府將費率降低,真正受益的是企業界,因為政府採納的健保費率建議是經建會提出,而非衛生署的建議。她指出,支出面改革無法有真正的成效,唯有從收入面才能立即改革。她也批評,醫療費用在這20年來漲了100%,但公衛支出卻反而遞減了70%,民眾對於公衛觀念沒有進步、上網查到的資訊又亂又雜,有時候還錯誤。

健保局醫管組組長蔡淑鈴則說,健保目前在社會安全制度上算是有結餘、體質良好的。不過,長期以來隨著人口老化、新科技傳入和醫療品質提升,成本不斷升高,所以費率應會隨之而增加,她認為,健保的財務藍海隨著制度演變還是能維持穩健。

至於醫療藍海部分,她認為應該要探討醫界3個方面,第1個是改革論量計酬的醫療體系、第2個是成立家庭責任醫師制度,改善體系的浪費、第3個則是醫界要有新的鼓勵制度,驅動醫療品質提升,3管並進,才能改善醫界問題。

蔡淑鈴也認為,醫療系統應該整合台灣科技島的特性,如病歷上雲端,醫師可以直接查詢,就不必重複做。

座談會最後,滕西華重申公共衛生和預防保健的重要性,否則即使增加再多費用,還是無法減少疾病發生。鄭守夏則表示,在目前情況下,官員重視選票大過於制度,因此支出面改革依然比較可行,是健保局和衛生署可以控制的,如果醫界願意幫忙,就對大家都有幫助。

張孟源希望二代健保能依法行政、尊重健保委員會的專業,醫界目前已經開始改革,也希望民眾、政府可以跟著推動健保、醫療觀念的改革。蔡淑鈴也認為,15年後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的5分之1,占用資源將越來越大,要從現在開始做預防醫學,並審慎評估新的科技有沒有引入必要,以免在投資上有浪費的情形發生。

楊志良最後則呼籲,民眾要多參與健保改革,「只要中華民國不倒,健保是要一直改革的」,他舉二代健保為例,2000年起就開始研議二代健保,直到11年後才修法,因此,現在就應該開始啟動三代健保的研究和改革,讓健保永續經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