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原視野:誰的國家節日

立報/本報訊 2012.12.03 00:00
■謝若蘭節日自古由來已久,基本上除了是因為宗教因素的休息生養外,也是人性娛樂價值與社會交流功能的一環。當然,透過國家有意識的對特定節日選定成國家節日,除了試圖凝聚集體認同感與歸屬,也成為當代民族國家重要的建構認同之工具。但是,我們萬萬不能忽視這種透過法律制定國家節日的正當性多半是擴張殖民神話,因此,被壓迫族群以主體意識的視野來重新檢視「國家節日」的正當性與形成過程,是一個從邊緣走向主流的必要方式。1788年歐洲人首度踏上澳洲,近年來都在官方慶祝國慶同時,澳洲各地原住民族開始在各地抗議,強調這是一個殖民墾殖者的「入侵日」,因為歐洲殖民者登陸後正式開啟了他們祖先受難的日子。歐洲航海者克里斯多福‧哥倫布於1492年「發現」並抵達美洲新大陸也是另種「開發」神話,因為在墾殖者眼中,這個「發現」使得他們可以從宗教壓迫中往另一片夢田開墾。於是,在百般感激這位「發現者」的錯誤認知下,從地方性的到全國性的慶祝,演變成美國的國定節日「哥倫布日」。1960年代以來的全球原住民族運動,經歷過不同的「紅權」(或稱為第四世界)抗爭被壓迫與權利爭取,許多國家節日開始成為一個「問題節日」。當原住民族意識到發現後的墾殖所帶來的許多問題,尤其是在鋼炮彈藥與病菌的攻擊下,導致許多原住民族的集體被滅絕,一些國家節日則反成了殖民史上的血淚烙印,開啟了以原住民族主體意識的各種殖民討論與抗爭,持續到至今。反觀台灣的狀況呢?去年的「建國百年」耗巨資舉辦各項慶祝活動,或是每年的雙十國慶或光復節,就原住民族的角度來看,充滿了殖民色彩。但是,公開的呼籲省思與檢討聲浪並不多見,若有,似乎也被有意的消音。10月25日是台灣的光復節,這個殖民化的「光復」台灣和哥倫布的「發現」新大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到底是誰在光復誰?究竟被光復了什麼?再舉一例,去年台灣風雲電影《賽德克‧巴萊》所描述的霧社事件發生於1930年10月,但是,除了捧紅了多位素人演員,以及這部被稱為「史詩般」的鉅資投入之電影所帶動的商業風潮,至今有誰真正紀念霧社事件?而台南市舉辦的「鄭成功日」,至今為止沒有屬於當地原住民族群西拉雅的任何反殖民之批判聲浪。正在焦慮著族群主體性將在資本主義擴張下被漸漸滅絕的同時,除了努力透過文化展演去宣示族群的存在以外,在行動策略上應該借鏡於國際經驗,透過族群正義觀點下的「族群主流化」方式看對「關係」以及「位置」,在各個角落發聲訴求,或許可以試圖達到從邊緣化的位置中走到中心,並且找到翻轉的機會與可能性。這種從邊緣走向中心的族群轉型正義工作需要毅力與耐心,也必須認知雖然有了行動,但不見得會獲得麻木無能的政府部門之任何回應,當然更別論及可以產生立即性效果。但是,如果我們透過集體的積極有效參與,在講求族群權利的同時亦勇於承擔責任與任務,或許世界原住民族群的實際情況,會因著台灣原住民族的努力與貢獻,而更佳豐富。(西拉雅族,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